
“當好東道主,辦好十藝節!弊鳛槭嚬澲鲌鲳^所在地,槐蔭區一邊當好東道主,為迎辦十藝節提供精心服務;一邊搭好“戲臺子”,抓住機遇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為迎接十藝節到來,槐蔭區實施10大類28項綜合整治工程,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同步開展,確保以靚麗的城市環境迎接八方賓客。
□記者 段婷婷 梁開文
全力迎接十藝節,從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一院三館”建設那天起,就是槐蔭區委、區政府一直在解的“方程式”。從“一院三館”向四周望去,場站一體化、恒大、中建、榮寶齋等11項十藝節重點工程拔地而起。
十大整治扮靚西部新城
為迎接十藝節到來,槐蔭區實施10大類28項綜合整治工程,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同步開展,確保以靚麗的城市環境迎接八方賓客。
“別看公廁不起眼,這個細節做不好就可能影響城市評價!毕嚓P負責人表示,目前,城市公廁規劃選址完成75處,開工建設64處,其中竣工35座;笔a區還投入2000萬元,將西客站片區納入正常保潔范圍。
交通也是評價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數。據介紹,總投資達3000萬元的3520鐵路橋、京福高速橋、濟南西站東落客平臺亮化工程及二環西路、張莊路西延、齊魯大道北延等工程即將全部竣工,保證賓客順暢通行。
非遺園明年10月建成
明年10月后,各地游客就能在濟南的非遺園體驗不一樣的文化之旅。非遺園是全國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項目位于吳家堡片區,占地1000多畝,僅主園區建設預計總投資28億,計劃明年10月1日開園。
整個園區有八大功能區,分為民間音樂舞蹈區、民間戲曲區、雜技與競技區等。預計年接待能力300萬人次,初步估算僅門票收入就將是濟南市各大景區門票收入的總和。
作為槐蔭土生土長的文化企業,世紀金榜書業、齊魯動漫游戲產業基地借勢十藝節,邁入快速發展時期。
“世紀金榜、非遺園只是槐蔭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睋ぷ魅藛T介紹,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投資新建的傳媒大廈將于十藝節前實現主體完工;素有民間故宮之稱的榮寶齋大廈正在加快建設;百年商埠、溫泉度假項目等紛紛落戶……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濟南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集群。
讓市民享受文化福利
“十藝節為市民享受文化盛宴提供了機會,要讓市民享受‘文化福利’成為常態!毕嚓P負責人表示。為讓文化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槐蔭區面向社會招募了五百余名文化志愿者,組建了46支文化志愿服務隊。
2013年,槐蔭區文化館新館建成,是國家一級文化館,免費對居民開放。濟南森林公園改造后免費開放,也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槐蔭區還編纂了《文化惠民手冊》,下一步將普及發放到各類文化場所和居民手中。“50萬槐蔭人是十藝節建設的付出者,也是受益者!被笔a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