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5日電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部署如何扎實落地,是各方對今年中國政府工作的關注焦點。境外媒體分析指,如何拿捏處理好“穩增長”與“促改革”的關系是關鍵。分析還指,過去一年中國反腐說明,要反腐就必須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反腐。兩者相輔相成,其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中國公眾的福祉、為了使中國社會經濟得以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改革與增長統籌兼顧
香港《大公報》25日文章稱,習近平上任以來的巨大改革魄力和有目共睹的整頓實效,加之世界“NO.2”的積累基礎,讓看漲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樂觀。
審慎樂觀的IMF副總裁朱民認為,2014年中國居民消費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外貿方面發達經濟體復蘇增強對中國需求將增加,投資方面中國依然有增長空間,因而今年經濟仍可維持約7.5%的增幅。
文章指,不可否認,在改革及轉型的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調整、過剩產能的淘汰、霧霾污染的治理,會帶來就有規模的壓縮。但這不是一種靜態的“零和”。習近平率政治局首次走出中南海進行集體學習選擇到中關村調研創新驅動,其到基層考察幾乎每次都要強調企業創新和高新產業發展。
文章表示,改革的紅利也正逐步顯現。政府的簡政放權、推進營改增、放寬混合經濟、扶持中小微企業等等,都為經濟增長注入了優質因子。強力反腐治奢以及城鄉統一養老等民生善政,擠壓了畸形消費的空間,改善了收入分配和資源分配秩序,這也為完善大眾消費環境、擴大普遍消費、拉動內需進一步夯實了基礎,是穩增長的鼎足之力。
兩會焦點 落實全面深改藍圖
臺灣《旺報》25日文章說,大陸“兩會”3月初將在北京召開,輿論普遍預期會議將集中在如何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春節后,習近平兩次談到改革。盡管習近平兩次表述措詞不同,但傳達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改革重在落實。
文章認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出了未來改革的大框架。今年,習李團隊將如何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目標,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和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已先后成立,文章援引華爾街中文網整理的“兩會”看點關注后續運作。
另外,文章認為“兩會”看點還包括GDP目標、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稅制及金融改革、城鎮化布局、房地產調控基調、土地改革、軍隊結構調整及國企改革等。
反腐倒逼改革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稱,過去的一年中,中共中央在反腐糾風上大刀闊斧、破案立規,既打“老虎”又拍“蒼蠅”,有聲勢有成效。
文章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反腐敗的倒逼作用和問題的導向作用,從反腐糾風遭遇的種種阻力和攻訐中,看到更深層次的體制病癥,從而找準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沖擊點。反腐糾風從根本上說,是對一些非法占有公共資源和公共財富者的沖擊,是對各類既得利益者的限制與約束,是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現像的曝光,也是對嚴重阻礙社會生產力持續健康發展的破除。
文章指出,要反腐就必須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反腐。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其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中國公眾的福祉、為了使中國社會經濟得以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原標題:境外媒體前瞻兩會:落實改革藍圖 反腐倒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