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各市兩會紛紛閉幕,山東全省17城市2014年的發展大盤全部敲定。記者近日梳理發現,2014年17城市中有14個城市下調了GDP預增幅,其中預計增幅下降最大的達到2%,僅有臨沂、東營和聊城的預增幅和2013年持平。在各市的發展藍圖中,大氣污染治理、深化改革、融合發展等成為今年的“關鍵詞”。
關鍵詞 預增幅
17市放慢“步伐”
持平
臨沂、東營、聊城
下調
1
濟寧、威海、日照、德州、棗莊、煙臺、濟南、濱州、淄博、萊蕪
>1 %
青島、濰坊、泰安
2%
菏澤
從各市公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GDP增幅最快的是菏澤市,達到12%,經濟總量最大的是青島,為8006.6億元。
從整體來看,臨沂、濟寧、威海、東營、日照、德州、棗莊、聊城、菏澤仍將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幅,而經濟體量較大的青島、煙臺和濟南,都將預增幅下調到了一位數。今年預增幅靠前的市為臨沂和東營。
如果將全省各市去年的GDP總量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做一下對比,我們會發現,很多城市已經“富可敵國”。以青島來說,2013年該市生產總值為8006.6億元,換算成美元大約為1309.9億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各國2013年GDP總量排名,青島與在全球排59位的相當,比孟加拉國、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等國家都要靠前。濟南的GDP總量為5230.19億元,換算成美元大約為855.66億美元,與全球排64位的相當。
關鍵詞 交通項目
多地要建機場
城際鐵路、地鐵、軌道交通、機場……今年,17市均把交通項目作為今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力求以交通發展改善堵車現狀、促進城市融合、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2011年9月頒布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省民用機場力爭達到20個以上。其中,運輸機場10個,通用機場10個以上。目前,我省擁有民用機場的城市共有8個,包括濟南、青島、煙臺、濰坊、臨沂、威海、濟寧、東營。
擬建機場的城市
青島
推進膠東國際機場和配套交通設施規劃建設
濰坊
機場遷建,民用軍用機場分家
煙臺
潮水國際機場已投入建設中
日照、聊城、菏澤等地
準備建設新機場
關鍵詞 融合發展
經濟圈力求“破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前,我省形成了系統完整的“兩區一圈一帶”發展格局,即:山東東部以發展藍色經濟和高效生態經濟為主導,大力實施藍黃戰略;中部以濟南為核心,建成城市群經濟圈;西部則以條形布局、鄰邊經濟為特征,打造經濟隆起帶。今年,各市均提出要加快融合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其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各市均提出了今年的融合發展目標。
濟南與萊蕪 率先在濟萊協作區實施突破淄博借力省會資源優勢提升城市承載功能濱州 打造經濟圈出海口聊城 把“聊茌東”建成產業新高地德州 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關鍵詞 轉型發展
各市瞄準新業態
今年,各市均提出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市結合實際,提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轉型之路。
濟南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發展,打造高端高質高效產業體系。
青島 深入實施藍色跨越三年行動計劃,海洋特色產業園加快建設。
臨沂 加快國際商貿名城建設,啟動電子商務“十百萬”工程,打造“電商金融大平臺”,推動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銀行。
棗莊 加快臺兒莊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建設,全域化布局鄉村旅游。
關鍵詞 深化改革
簡政放權成重點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
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各市各自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地方版本”。其中,各市把提高效率和簡政放權作為推進改革的重點。
濟南 落實好46項改革舉措。在去年基礎上,今年再取消行政審批30項、審批要件148項、行政備案事項27項、行政事業收費33項。放寬準入條件,取消有限公司注冊登記最低資本限制,推行“認繳登記”、“先照后證”。
臨沂 “打造全省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的城市之一”,并及時實行“負面清單”、“先照后證”、“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煙臺 正確、準確、有序、協調推進各領域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力爭較多領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國改革前列。
濟寧 努力打造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程序最簡、效率最高”的城市品牌,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關鍵詞 生態文明
重拳整治霧霾
霧霾天越來越多,讓市民擔憂,也讓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我省17市均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許多城市明確提出了“整治霧霾”的舉措。
多個城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整治霧霾”。
濟南 綜合施策,推進燃煤鍋爐“煤改氣”和揚塵、渣土治理,在建成區禁行黃標車。
臨沂 推進鋼鐵、焦化、建陶、水泥等行業結構調整,加快重點行業治污提升,集中整治燃煤鍋爐,抓好秸稈禁燒。
濟寧 建立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等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