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傅先生簽訂的理財產品協議,6月16日他才能取出10萬元及收益。按照傅先生簽訂的理財產品協議,6月16日他才能取出10萬元及收益。

  “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廣大老年人,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手里一定得存點備用的錢?!?8日,60多歲的傅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的老伴忽然遭遇車禍,家中急需用錢,可傅先生手中的10萬元積蓄都購買了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沒到期就提不出,這可讓他犯了難。

  文/片 本報見習記者 王曉瑩 實習生 韓秋陽                     

  市民反映>>

  買了10萬理財產品,遭遇車禍卻取不出

  在購買理財產品方面,傅先生也算是銀行的老客戶了,對這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風險也有一定了解。之前,他一般都是在銀行購買5萬元的理財產品,手頭也留5萬元左右,以備不時之需,可去年12月初,某銀行新推出了一款期限為180天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6%,這樣的高收益讓傅先生動了心。

  該項理財產品的起點至少10萬元,因此,傅先生將其他各銀行的散錢取出,一次性湊足了10萬元,存入該銀行。按照合同規定,從2014年12月15日起,到2015年6月16日止,傅先生將獲得約3000元的收益。

  買完理財產品后,傅先生手中的可動資金還有5000余元,但他并沒有過分擔心。“我當時覺得反正時間短,只有六個月,我們老兩口沒什么用大錢的地方,這段時間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問題?!?/p>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傅先生以為“應該沒問題”的180天內,家里卻忽然出了意外。近日,傅先生的老伴遭遇車禍,造成粉碎性骨折,需要65000元的住院押金,此時,傅先生才為自己當初的草率決定后悔不已。

  “這事兒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我,那會兒被錢沖昏了頭腦,把10萬元錢都拿去買理財產品了。現在期限才過去100多天,還得等近80天銀行才能把錢和利息給我,這不是讓人著急嗎?”

  傅先生到銀行咨詢,表示愿意放棄收益,只想馬上把10萬元取出?!爸灰龠^80天,我就能拿到3000多元了,如果不是家里出了這樣的事兒,誰不愿意繼續把錢放在銀行吃利息???可我實在沒辦法了,現在我寧肯放棄利息,只要銀行能把那10萬元給我就行。”

  銀行說法>>

  理財產品有規定,情理規章難兩全

  對于傅先生的要求,該銀行營業部負責人李女士也很為難。她表示,傅先生是一名老年投資者,因此,簽訂協議之前,工作人員向他解釋過購買產品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傅先生當時也表示同意。“我們很同情傅先生的遭遇,但他希望提前取出資金的請求,恐怕是無法實現的。”

  李女士介紹稱,購買理財產品與存款不同,理財產品匯集起來的錢主要用于銀行運營,處于凍結狀態,用戶無法隨時取出。“畢竟10萬元不是個小數目,作為分行來講,我們也沒有這么多可以周轉的資金。因此,傅先生只能按照協議,等到180天到期后才能取款。”

  取款不成,傅先生便提出,能否將該項理財產品轉賣給其他客戶,他愿意放棄以前的收益,只向購買客戶收取10萬元的本金。李女士表示,轉讓產品的行為既不符合銀行的規章制度,也不受法律保護?!昂炗喓贤瑫r,銀行卡在傅先生名下,理財產品轉讓給其他客戶后,銀行也不能將銀行卡劃歸到該用戶名下,理財產品到期后,收益依然會打到傅先生的銀行卡中。從其他客戶角度來講,這是有風險的,銀行作為中間人,無法做出保證?!崩钆拷忉尫Q。

  對于傅先生現在的困境,李女士表示,銀行方面曾考慮過,能否向醫院提供證明,將交押金的期限延緩至6月,等到理財產品到期后,銀行必定準時還款,然而,傅先生認為,與醫院交涉困難重重,不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