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固然存在問題

  還是反映了社會現實

  此調查結論一出,也有人在質疑該調查樣本的科學性:探究為人父母的幸福感,僅僅拿兒女性別說事,僅僅采集城市家庭標本,然后就斷言“生兒子幸福感不如生兒女”,結論過于“小兒科”。

  對此,趙麗梅稱,任何調查研究都有漏洞,但拋開其科學性,專家們通過對國內10個地級市的4309個家庭采樣,得出“生兒子的父母,幸福感明顯要比生女兒的父母低”這樣的結論,還是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問題。

  女孩感情更細膩,跟爸爸的關系是一種天然的“異性相吸”的連接,和媽媽的關系是亦師亦友,因而與父母更為親近。男孩在18歲之后會急著和父母劃清界限,宣示獨立,在和父母的情感聯系上,不會像女孩那樣親密。這是很多父母想要女兒的原因。

  此外,從社會大背景來看,人們對男孩的期望值更大,對女孩則相對“寬容”。對父母而言,在經濟上他們可以選擇為女兒將來成家立業奉獻全部,也可以只支持一部分,對兒子成家立業則要百分之百地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