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鋼管之都的啟示
“互聯網+”拉近了西部與全球的距離,彌補了欠發達與發達之間的鴻溝,處于“微笑曲線”底端的西部企業努力爭取自己的話語權……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再走東部已經走過的老路,無論是“三來一補”、土地財政還是“先上車后買票”、先污染后治理等,對西部來說,可能性都已不大。適應新常態,實現從追趕到隆起的目標,必然要求西部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走一條既務實又高效的發展之路。
聊城,除“江北水城”,還有“江北鋼管之都”的美譽,買全國,賣全國,1500多家鋼管生產經銷企業云集于此。在傳統交易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對稱,誰有貨誰沒貨不清楚,誰是一手貨誰是二道販子也不清楚,環節越多成本越高。正在改變這種現狀的是一位26歲的當地青年趙品賀,他創建了中國鋼管現貨網,把市場信息整合起來,已有81000多條數據供交易雙方查詢使用。用“互聯網+”來提升整個行業,聊城只是中國鋼管現貨網的第一站,進而還將把天津、淄博等地的信息也收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