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目標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委員辜勝阻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最后一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奮斗”,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為什么要這樣改?因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這八個字既是目標也是方向,同時是十八大提出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興國之魂,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目標和方向是什么,應該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附議辜勝阻委員的建議”,同組審議的委員鄭功成說,“整個憲法所體現的內容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宣誓詞還是明確一點更能振奮人心,因此,誓詞最后一句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似乎更好”。
歐陽淞、龔建明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張亞英建議,65個字誓詞中的“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挪到“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前面,“如果前面(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憲法職責)那一層意思是要擁護、要維護、要履行憲法,那么緊接著就應該是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再就是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張亞英說。
上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的建議,吸納到《決定》中,形成了法定的70個字憲法宣誓誓詞。
國家安全法
新國家安全法施行建立危機管控制度
將每年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據新華社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1日表決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29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國家安全法共七章,對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與職責,國家安全制度,國家安全保障,公民、組織的義務和權利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在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方面,新法要求,國家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發展自主可控的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保護和科技保密能力建設,保障重大技術和工程的安全。國家建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護能力,加強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創新研究和開發應用,實現網絡和信息核心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可控。
“國家建立統一領導、協同聯動、有序高效的國家安全危機管控制度;健全國家安全危機的信息報告和發布機制。”新法要求,國家安全危機事件發生后,履行國家安全危機管控職責的有關機關,應當按照規定準確、及時報告,并依法將有關國家安全危機事件發生、發展、管控處置及善后情況統一向社會發布。
“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等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新法同時明確,公民和組織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此外,為提升全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新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