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崢嶸歲月 紅透齊魯——抗戰看山東”名博大V、媒體記者一行首先來到膠東革命烈士陵園。陵園位于煙臺棲霞英靈山上,始建于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是為紀念抗日戰爭中在膠東地區英勇犧牲的20850名烈士而建,1989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由烈士紀念堂、紀念塔、群雕、銅像及烈士墓、碑、亭等建筑群組成。在氣勢恢宏的烈士紀念堂內,珍藏著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英靈山頂峰的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挺拔宏偉,令人肅然起敬,這里安息著包括膠東黨政軍抗戰時期領導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戰斗英雄任常倫,爆炸英雄王克山、勞動英雄王彩春在內的三千多名烈士的英靈。

  名博大V一員、撫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花千芳表示:“今天在膠東烈士陵園,我的感觸特別深。這里讓人感動的故事,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每個烈士的每一個故事,都很讓人感動。你很難想象在一個地方能夠出現這么多的英雄人物。每一個同志的犧牲和貢獻,都特別令我感動和震撼。”

  7月30日上午,名博大V、媒體記者一行來到煙臺山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煙臺山頂矗立的抗日烈士紀念碑,碑高8米,為五角菱形,碑頂有紅五角星。碑正面鐫刻著“民族英雄垂名千古”八個大字,側面則寫著“來自人民,屬于人民,為了人民,人民將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在膠東革命史陳列館,名博大V、媒體記者們仔細觀看每一件展品,認真聽取講解員的介紹。從辛亥舉義到星火燎原,從抗日風云再到最后的勝利凱歌,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仿佛把大家帶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革命戰爭年代。

  10點,名博大V、媒體記者來到雷神廟戰斗遺址紀念館。紀念館位于煙臺牟平城東南王賀莊村南50米處。1938年2月初,日軍3000人侵占了煙臺等地,為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到文登、牟平,并攻占了牟平偽縣政府。駐煙臺的日軍立即出動大量兵力增援,被我軍在雷神廟痛擊。雷神廟戰斗打響了膠東武裝抗日第一槍,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膠東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抗日戰爭時期,煙臺誕生了山東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建立了膠東第一個根據地,掖縣玉皇頂起義、牟平雷神廟戰斗、海陽地雷戰、棲霞牙山戰役等均名震華夏。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膠東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800萬膠東人民,有50萬參軍,在冊烈士達7.6萬;僅僅是膠東,就走出了4個軍,成為重要的后方兵源基地。此外,膠東作為重要的物資基地,為抗日和解放戰爭提供了巨大的財力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