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權力“封閉運行”導致權力失控
同許多貪官一樣,徐同文的犯罪過程也是從接受小額現金開始,到最后瘋狂斂財幾近麻木。他在懺悔錄寫下這樣一段話:“自己認為收受購物卡不是收錢,有一次收錢不到1萬元不是犯罪的可怕又可笑的錯誤認識。”
令人們費解的是,徐同文的貪腐之路從當上高校負責人的第一年就開始,為何在此后長達14年的時間里斂財變本加厲,卻沒有發案?
記者采訪到的熟悉徐同文的人表示,認同他的工作能力,但是為人“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平日作風強悍,“在一些事情上說一不二”。
法律專家指出,高校象牙塔里,封閉的權力運行、“一言堂”式的決策模式是導致權力失控的主要原因。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自上世紀末開始,高校行政化和市場化色彩逐年加重,大學“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在內部不敢監督,外部監督乏力時,容易滋生貪腐。“必須加快高校‘去行政化’進程,推進民主治校,健全高校內部運行和決策監督機制,重大決策交由教授委員會決定。”
站在被告席上的徐同文,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表現出深深的悔意。他說:“作為受組織培養多年的高校領導、教授,我辜負了組織的期望、要求,走上了犯罪道路。我非常地后悔,非常地自責,非常地痛恨自己,感覺無地自容。”
在紀委調查階段和檢察機關偵查階段,徐同文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并主動交代了辦案部門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賄犯罪事實。目前,徐同文受賄、貪污犯罪的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
9日庭審結束時,審判長宣布將擇日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