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9月14日訊 在音樂培訓班里學習,使用的教材竟然可能是胡亂拼湊出來的,這都是盜版書惹的禍。為獲得不法利益,山東濰坊的矯某在三年多的時間里銷售、儲存了價值數百萬的盜版音樂教輔書,有的從書號到內容都是編造拼湊的。盡管取證困難,經檢察機關的提前介入和縝密工作,最終矯某被以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判有期徒刑10個月。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出臺意見,助力破解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面臨的現實難題。
濰坊男子賣盜版音樂教輔書被判刑,有的書號和內容都是編造的
矯某從事圖書生意多年,以前經營正規兒童書籍,因為感覺“來錢慢”,他打起了歪主意,開始轉入“地下”,干起了銷售盜版圖書的勾當。為了保證銷路,熟悉圖書市場的矯某將目標放在了音樂培訓使用的教輔圖書上。從2009年開始,在濰坊市濰城區南關街道的一片出租房內,矯某按照圖書定價的18%左右購進并儲存盜版音樂圖書,以定價的30%銷往濰坊及周邊的各個音樂培訓學校及書攤。矯某還與一家印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合作,直接下“訂單”,印制盜版書籍,。
2013年,濰坊市濰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在走訪時,發現了矯某租用的倉庫的蹊蹺:白天沒有什么人進出,一到晚上卻時常有貨車到這里來,倉庫的鐵門平時關閉,只有貨車進出時才打開。倉庫內側的玻璃也全部用報紙糊住,門口沒有任何標志。經過警方蹲守偵查,2013年7月4日,在矯某軍租賃的倉庫內當場查獲大量盜版圖書、光盤,其中經相關出版單位鑒定為侵權復制品的共30238冊(套),價值757159元。同日,矯某軍因涉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被濰坊市公安局濰城分局刑事拘留。
在被查獲的盜版書中,涉及不少知名的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輔圖書都稱為矯某的“獵物”,更令人詫異的是,還有一些圖書書號是假的,內容拼湊起來的,書號、對應的出版社和內容各不相符。
根據矯某的供述和警方調查,幾年時間里,他賣出盜版圖書遠不止倉庫里被查獲這些,數量可達十幾萬冊,基本全是音樂類的培訓書籍及光盤。為了“緊跟市場步伐”,他還找過印務中心自行印制過圖書。經過法院審判,矯某最終被以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