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9月22日訊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于19日上線,濟南市有七名打拐解救兒童在尋親名單中,這七名兒童已在兒童福利院生活六年。不過,從平臺上線至記者截稿,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尚未接到相關尋親電話。

  七名被拐兒童入院六年,有的已上學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以下簡稱尋親平臺)截至21日23時,訪問量已突破390萬人次。據悉,民政部將督促各地盡快將現有打拐解救兒童信息全部錄入該平臺,以便更多的打拐解救兒童能夠找到親生父母。

  首批公示的284名打拐解救兒童中,有七人現住于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截至21日晚,公示已有三天,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尚未接到通過尋親平臺前來尋親或領養的電話。

  記者獲悉,濟南市兒童福利院中的七名兒童中,四男三女,在2009年6月至10月期間,先后由公安機關送入,入院至今已有六年時間。

  據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早在七名兒童入院時,公安機關就采集過他們的DNA信息,以幫其尋找生父生母。目前,七名兒童成長狀況良好,都是在兒童福利院特有的家庭寄養模式下成長起來的,“部分孩子還已上學”。

  所謂家庭寄養制,是指福利院與部分家庭簽署寄養協議,將兒童委托在寄養家庭中養育的照料模式。除了這七名打拐解救的孩子,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里的其他孩子,也都接受家庭寄養制或其他康復培養模式,所選模式根據兒童智力、身體健康程度而定。

  至于這七名兒童的未來,該工作人員表示,民政部已下發了《關于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山東省、濟南市兩級民政部門將按照通知要求進行打拐解救兒童的收養工作。“現階段正處于被拐解救兒童的信息公示階段,公示完成后進入下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