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劉剛認為,未來如果環渤海地區成為一個經濟區,中心就是京津冀,特別是北京和天津,共同承擔中心功能,副中心可以是青島和大連,因為這兩個城市都有港口,最受益與北京和天津的合作。

  本報記者 定軍

  實習記者 白姣霞 北京報道

  北京的產業轉移未必限于河北、天津。

  根據9月27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的批復,下一步抓緊建立由北京市牽頭的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協調機制并切實發揮其作用,加強七省(區、市)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有些省的城市到北京更近,經濟合作更方便一些。”9月28日,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牛鳳瑞,說起北京的非核心功能轉移時說。

  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北京的定位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中心。其他的功能都要向周邊轉移。不過很多河北區域之外的城市,比如山東德州、內蒙古烏蘭察布等,與北京的距離,其實比河北邯鄲到北京的距離更近。

  南開大學[微博]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剛認為,從產業的合作交流方面來看,北京和環渤海地區的聯系可能更為緊密。

  這為北京非核心功能產業轉移,北京與河北、天津之外城市進行經濟合作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