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長假,出入景區的人們突然發現:一種像是“頭上長草”的飾品,火了!
“頭上長草”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它代表著什么,又來自哪里?采訪發現,它最早實際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動漫中,而新近隨著大眾文化形象的塑造和社交網絡的普及,這種“萌文化”的飾品開始爬上年青一代的發梢。

每個批發價三毛一天輕松能賺上百塊
國慶假期,在泉城的各大景區里,不少游客頭上都“長出”一棵小草,或是一株小花,這就是最新的賣萌神器“頭上長草”。
像這種小的發夾,在景區每個售價2元至5元不等,受到很多游客的熱捧。在泉城廣場、芙蓉街、趵突泉等游客較多的地方,不少商販都手拿一盤頭上長草的發夾在賣,生意都很不錯。
“3塊錢一個,5塊錢兩個,買多了還便宜。這東西在各大旅游景點都很火,游客買個戴戴,拍照好看,能讓旅行更有趣,有些游客一次就買10個,輪換著戴。”一名販賣頭上長草發夾的商販告訴記者,由于是國慶假期,發卡的銷量很不錯,一天能賣出上百個。
像這樣簡單可愛的發卡,它的成本價多少錢一個呢?5日中午,記者來到西市場小商品批發城,在地下一樓的玩具批發商場,不少商家門口都放著許多“頭上長草”的發卡批發。一名老板告訴記者,他最近幾天已經賣出近萬個這種發卡了。
“這個批發一個3毛錢,你最少得買50個,這也才15塊錢而已。你買上100多個去景點賣,一個賣一兩塊錢,保準你一天就賣完,賺個一百多塊錢沒問題。”一位批發商說。
業內人士稱,這種頭上長草發卡造價成本很低,如果按批發價3毛錢來計算的話,一個這種飾品的成本也就是1毛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