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文新三表示,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山東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加速階段。在這種背景下,PPP模式在交通管網、大氣水污染防節能減排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按全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的要求,到2020年,全省在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需增加投資9100億元左右。
文新三說,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下,PPP模式在全國推廣方興未艾,山東省財政廳及時轉變觀念,創新思路,將推廣應用PPP的模式作為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健全組織管理,完善制度體系,加強財政扶持力度,強化培訓宣傳。各市縣財政部門也積極行動,邊干邊學,逐步規范項目運作,總結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形成了一批項目先進范例,標桿示范引領作用顯現。
財政部PPP示范名單 山東項目“中簽率”高
在9月29日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項目名單中,山東有博山姚家峪生態養老中心、嘉祥九頂山養老服務和生態綜合治理、沂南城區集中供熱、寧陽引汶工程4個項目入圍。
財政部金融司五處處長闞曉西告訴記者,山東省報的9個項目里有4個入圍了全國第二批示范項目,上報項目質量好,“中簽率”高,這跟山東省長期以來財政工作一直比較認真細致、扎實肯干有直接關系。
據山東省財政廳金融與國際合作處處長李學春介紹,截至目前,PPP項目庫中的項目700多個,主要涉及能源、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牧漁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其中已經簽約項目100多個,已經通過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項目是106個。
“山東的PPP模式推廣工作做得‘又高又快又實’,走在北方地區乃至全國前列,為國家推進PPP工作提供了樣板”,中國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莫小龍對山東PPP模式推廣工作也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山東省地處東部沿海,不僅是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也是全國推進各項改革舉措的排頭兵。在PPP已成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山東省抓住這一體制機制性建設機遇,切實把推廣PPP模式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舉措,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在這次推介會上,入圍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名單的山東省寧陽縣引汶工程,作為重點PPP項目進行了現場講解和專家點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孟春說,“國內外方面在水利工程當中運用PPP模式不多見,寧陽大膽嘗試運用PPP模式,尤其是還建立了動態調價機制,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稱道。”
財政部金融司五處處長闞曉西告訴記者,山東引汶工程嚴格履行了財政部出臺的一系列的操作流程,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中期調價機制等都執行的非常到位,是山東省開展PPP工作的一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