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體制改革重啟背景下,從魏橋及其掌門人張士平身上,可以窺見民營企業在行業低迷期的成長路徑。

  7月的鄒平悶熱難當,天空灰蒙蒙的。在這個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棉紡織名城的主干道上,重型卡車穿梭不斷。在當地提起魏橋集團和張士平家族幾乎無人不知。

  “張家肯定是山東首富吧!”鄒平人大都自豪地這樣講。7月底,《財富》世界500強發布,魏橋集團以2014財年457.57億美元營業收入,11.503億美元凈利潤,位列第234位,排名比去年上升45位。這是魏橋自2012年首次作為黑馬殺入世界500強后,連續第四年上榜。

  外界知道魏橋集團董事長張士平,是因為他在國企壟斷的電力領域分一杯羹,斗膽從“電老虎”口中奪食。張士平在魏橋集團自辦電廠,不僅給自己的企業供電,還自建電網向其它企業和居民供電,魏橋集團的平均電價要比國家電網的電價低超過三成。

  魏橋集團有10個生產基地、總資產1452億元,集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于一體。現在集團旗下有兩個上市公司,中國宏橋和魏橋紡織。

  然而,僅僅20多年前,魏橋集團還是一個只有60多名員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廠。魏橋速度引起關注后,“山東首富”張士平卻越發低調,也越發神秘。

   “首富”車間

  魏橋紡織在山東共有4個生產基地,分別在魏橋、濱州、威海、鄒平。在鄒平的第一工業園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墻上最醒目的位置貼著“光榮榜”。榜上公布的是2014年,該廠員工工資收入前32強。第一名李文濤,架軸工,年收入69633.26元,第32名是車工梅永賓,收入49756.17元。

  車間四周是上世紀斑駁的墻,白灰剝裂。間隔不到一米,就有一塊黑板,用漆或粉筆緊密寫滿標語、獎懲、目標……機器、黑板、字跡都是密布的,就連空隙,也被轟鳴的機器聲填滿。

  走出車間,遠處是數十米高的煤堆冷卻塔,三個熱電廠在道路南側吐著白煙。緊挨電廠,工人的住宿樓、影劇院、辦公大樓、幼兒園、診所,緊密相鄰,儼然一個小社會。

  900臺織機的車間,機器像訓練有素的士兵一樣在自動織布,僅有幾個梭工穿梭其間,換掉自己分管的機器旁用完的梭子。

  “賞罰分明”,是魏橋員工提到較多的詞語。據魏橋紡織工廠車間主任李根(化名)介紹,魏橋對于車間的管理極其嚴苛,車間要求保持十分干凈,地上連線頭都不能找到,否則就會被罰錢。當然,如果做得好,業績考核中也會對此進行獎勵。在李根看來,魏橋之所以能夠做到如今這么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張士平在這些細節上嚴格要求。

  魏橋紡織去年的棉紗、坯布、牛仔布有一部分產自這里。魏橋紡織去年產品棉紗占大頭,56.2%,其次是牛仔布,33.2%,其余為坯布,10.6%。由于去年棉花價格下跌,下游客戶采取觀望態度,紡織品市場去年需求疲軟,魏橋紡織銷量下降。去年全年收入112億元,同比減少19.2%,母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腰斬。此外,魏橋紡織的毛利較去年同期減少38.4%,毛利率僅為6.6%。

  然而,魏橋紡織還有一部分收益是小紡織企業沒有的。其電力和蒸汽銷售產生的收益高達7.57億,因去年煤炭價格下降,張士平這部分收益比2013年高出12.5%。

  在車間的修布區,20歲左右的女孩小英(化名)面前放著一件坯布。這整件坯布由200張布組成,她需要修復機器織布中出現的拉絲、毛邊等問題。小英身旁的黑板上,記著7月18日的扣分記錄:驗布工田文漏拖紗3根,復布工高會未把關,考核每人(扣)15分。修布工任小娟修正不良1處考核10分。

  車間四周遍布的黑板也各司其職,有主任日查專欄,操作管理員專欄,上面分別是本周警告、警告等內容。辦公室內也沒有遺漏。制造辦公室的墻上以紅色宋體刷上幾排大字:“前天的教訓你吸取了嗎,昨天的錯誤你改正了嗎,今天的目標你完成了嗎,明天的任務你想好了嗎。”

  為了讓工人踏實上班,魏橋集團的下屬學校作息也會配合工廠的上下班時間。張林(化名)和老公是雙職工,老公上夜班,她上白班。每天早晨七點接班前,她會先把孩子送到學校,小學校雖然不上早自習,但已經有老師在崗迎接孩子了。有時候倒班,晚上五六點她還沒接孩子,也不用擔心,學校有專門的老師照顧一大幫父母上中班的孩子。

  魏橋集團產業眾多,而張士平把重要精力放在了盈利能力最強的魏橋鋁電上。魏橋鋁電注冊資本為50億元,法人代表是張士平的大兒子張波,該公司主要從事鋁產品及鋁合金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張士平持股宏橋新型材料100%,宏橋新型材料持股魏橋鋁電100%,即張士平持股魏橋鋁電100%。而魏橋鋁電也是魏橋集團工資最高、最難進入的企業。網上流傳的一篇魏橋鋁電面試試題也長達數十頁。

  “魏橋集團最不缺的就是保安。”有離職員工告訴記者,魏橋任何一個工廠任何一個門,都有至少兩個保安把守,外人不準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