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要求老師給孩子調位,最終一張購物卡才搞定。”開學倆月,家長們開始進入為孩子調座位的階段,身高、視力、聽力、性別、個性,個個都是理由。

  “前前后后給老師打過很多次電話,希望老師能給孩子調位,可是老師都沒給調位,最后我給她買了一張購物卡。”家住棗莊市中區的張女士說,女兒小悅(化名)今年上初三,因為女兒的視力不好,想往前坐?!爱吘古畠簜€子不算矮”,就在張女士將購物卡送給老師之后,女兒的座位成功地從最后一排調到了第一排。

  家長們普遍認為,教室里最好的位置是第三排和第四排,為此,還有“金三銀四”的說法?!扒芭盼酃P末,后排有點遠。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家長,有3位家長對于排座非??粗?,有4位家長認為只要孩子上課能看清,坐哪里都一樣,剩下的3位家長表示無所謂。

  為了破解調位的難題,老師開始探索嘗試不同的調位方法?!拔覀儗W校實行的是六人學習小組排座,前后兩排六人為一小組。這六人學習名次相鄰,成績大致相同?!睋兄袇^光明路小學教務處主任李玉申介紹,學習小組整體移動,大家都一樣。另外,市中區文化路小學一年級的孫老師表示,剛開學都是按照高矮排座位,最后排的學生家長很不滿意。多次探索后只能橫豎排一起滾動。“每個人都有機會坐到第一排,也會坐到最后一排。板凳高度可以調整,這樣家長才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