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00,浙江紹興人包某等11人趕到平陰縣公安局報案:4月10日,包某向其平陰信用社的銀行卡內存入5000萬元,于11日一早發現錢不翼而飛!

  這是一起以“幫銀行做沖量”為名義的驚天騙局!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警方先后趕赴陜西、山西、河北等9省市偵查,成功破獲“4·11”特大信用卡詐騙案,查控凍結賬款3500余萬元,抓獲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隨著嫌疑人的落網,這一大案的內幕被一一揭開……

  萬分之十為誘餌 浙江一“錢會”成員上鉤

  據了解,包某手下有一個親朋好友組成的“錢會”,能夠迅速聚攏大額資金,幫銀行完成存款任務后立即取回,從中賺取銀行給付的好處,行內稱為做“沖量”,這一行當在國內做成了專業,且產生了專門聯系銀行和“沖量”方的中介。

  上海人文某君今年30歲出頭,大學畢業后到處打工,因汽車租賃詐騙進過班房、搞過銀行卡代辦和POS機刷卡。2014年初,文某君跑到昆明做緬甸的翡翠生意,接觸到了在昆明搞“沖量”中介的朱某波,文某君從中發現了“商機”。他通過做POS機刷卡認識的西安朋友張某軍介紹,又聯系上山西晉城人嚴某均,這是一個同樣充滿作案膽量而又負債累累的POS機刷卡中介。2015年3月初,文某君告訴嚴某均,準備要干一個大活,就是“黑”朱某波的錢,金額可能是幾千萬!隨后,嚴某均來濟寧找到搞信用卡套現的朋友王某峰,王某峰又叫來肥城的朋友葉某果,三個臭味相投的“夢想家”按照文某君的指令,一步步把黑手伸向巨款……

  嚴某均先是通過QQ和微信聯系上朱某波,用一張姓名為“程濤”的身份證取得朱某波的信任,說是山東這邊有信用社需要做“沖量”,好處費萬分之十。朱某波要求存款必須用資金方的名字,嚴某均讓他把開戶人的身份證掃描件發過來,告訴他自己有信用社的關系,掃描件就能開卡,朱某波作為中介找到浙江紹興的客戶包某提供資金。包某提供了一家四口人的身份證掃描件,由朱某波轉給嚴某均。接到4張掃描件后,嚴某均在網上聯絡辦理了4張偽造的臨時身份證。

  根據謀劃,葉某果在網上聯絡人去銀行代理開戶,以200元一張的價格找到了整天游走在網吧游戲廳的濟南長清區人韓某林。為方便,葉某果選擇了肥城和長清的中間地帶——平陰作為開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