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9月以來,時隔一年,濟南又一次戴上了“空氣質量倒數第一”的帽子。對此濟南市已明確提出,要在10月摘掉“倒數第一”的帽子、年底擺脫“十大污染城市”。
這也給很多市民帶來疑問:濟南的空氣質量到底有多差,真的是全國倒數第一嗎?空氣質量的“殺手”有哪些?濟南哪個區域、哪個時間段污染最嚴重?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完成摘帽的“軍令狀”?
濟南的空氣質量差不是啥新鮮事兒,可最近還是成了熱點,也是焦點。原因就是,咱們濟南又一次戴上了“倒數第一”的帽子,這還是從去年9月以來的頭一次。所以,當前不僅是部分市民自己吐槽咱們的空氣質量差,全國人民都會對此有印象。就像一位市領導所說:“如果空氣質量‘倒數第一’,咱們城市面貌改善得再好,也沒有說服力。”對此,我市也提出,要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和勇氣,力爭10月摘掉“倒數第一”的帽子、年底擺脫“十大污染城市”。
很多人感到納悶:全國城市這么多,為啥濟南就是倒數第一?咱們的空氣質量不是有很大改善嗎,為啥還是這么差?這幾年空氣質量幾乎都是倒數,有壯士斷腕的魄力和勇氣就能“摘帽”?記者對此進行了詳細采訪。
濟南的空氣質量都是從哪些點測出來的
2012年5月,環保部公布了《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全國74個城市在當年10月底前完成PM2.5“國控點”監測的試運行,12月底前公布監測結果。據了解,環保部在全國共有國控站點1436個,而這次公布的首批開展PM2.5等監測的國控站點共計505個。其中,4個直轄市的國控監測點位數分別為:北京12個、天津15個、上海10個、重慶17個。各省份除河北、浙江、江蘇、廣東參與城市較多外,其他各省份首批被納入監測的多是省會城市。此后,環保部定期發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
國控點
按照原國家環保局統一部署,1996年到2005年,我市建設了濟南化工廠、濟南市環境監測站、省種子倉庫、濟南第二機床廠、國防科工委干休所、農科所、開發區、長清區委黨校等8個監測點,稱之為“國控點”,作為國家對我市考核排名的依據點位。
省控點
2008年,按照原省環保局統一部署,建設了高新學校、建筑大學、濟南寶勝、經濟學院、山東魯能、泉城廣場、藍翔技校等7個監測點,加上上述8個“國控點”共15個監測點統稱為“省控點”,作為省對我市考核排名的依據點位。
市控點
2014年下半年,在城區合適位置新增了商職學院(旅游路4516號)、錦屏中學(龍鼎大道錦屏家園附近)、市博物館(千佛山風景區內)、長清大學城(園博園內)、濟南西城區(玉清水庫內)、奧體中心(奧體中心西柳體育館附近)等6個市區監測點,加上15個“省控點”共21個點位,統稱為“市控點”,作為我市對各區、高新區考核排名的依據點位。
9月全國倒數第一?嚴格來說不準確
9月,按照8個國控點位監測數據計算,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6.94,在全國74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倒數第2、3名分別是鄭州和衡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別是6.90和6.87)。事實上,這是今年以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第二好的成績,僅次于8月份。從排名來看,9月是濟南今年以來的最差排名,也是今年首次排在全國倒數第一。
按照15個省控點位監測數據計算,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7.32,全省排名倒數第二。如果按照21個市控點位監測數據計算,綜合指數為7.01。按照省、市數據,我市在全國排名不變,主要污染類別也與國控點位一致。
既然9月濟南在全國倒數第一,為何又在全省倒數第二?這是因為環保部只公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而其他城市則不計入排名。所以,濟南雖然是倒數第一,但嚴格意義上并非真正的全國最差。而據相關人士介紹,有些城市不是以國控點位監測數據為依據,往往會有一些偏差。
雖然不是真正的全國最差,但也在74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這是為什么?環保部門分析認為:揚塵依然是影響我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二是機動車排氣污染影響。三是秸稈焚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