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 未來可望“靠臉吃飯”

  除了銀行、券商,不少機構也都在加快布局刷臉技術應用。微眾銀行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遠程發放首筆貸款。記者了解到,使用微眾銀行在二次綁卡環節,用戶需要通過人臉驗證和聲音采集。

  與此同時,京東錢包首推人臉識別技術,而平安普惠金融通過人臉識別最快可以6分鐘貸款。

  其實,除了受監管最嚴的銀行,其他非銀機構,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早就把人臉識別用在了更多的金融場景中,包括海通證券、借貸寶等,均已實現刷臉識別。

  今年7月,平安普惠金融推出了刷臉貸款。而此前,用戶申請貸款時,大多需要到實體門店做身份核實,完成面簽。

  未來,刷臉還將在移動支付領域廣泛應用。在今年的漢諾威IT博覽會上,馬云現場通過螞蟻金服的掃臉技術,通過人臉付款購買了一枚漢諾威紀念郵票。

  爭相刷臉 背后有大“蛋糕”

  銀行、券商、互聯網大佬等紛紛布局刷臉技術搶占先機 業內人士提醒刷臉技術有待成熟

  金融機構為何爭相競逐“刷臉”技術?是為了實現遠程金融擴大業務種類,還是為了降低成本,抑或是為增強使用安全性?記者近日也采訪了刷臉應用的金融機構,調查他們采用刷臉技術帶來的優勢。例如,銀行采用刷臉應用,其直銷銀行可加載貸款、匯兌及理財業務等更多業務品種。

  未來將移植到貸款業務

  進入2015年以來,多家銀行開始在業務中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而招行有關負責人稱在此方面準備了兩年之久。

  實際上,突破現有技術限制,作為遠程業務手段,人臉識別技術被銀行業寄予厚望。島城一家股份制銀行個金部負責人表示,該行已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但眼下只能應用于近場識別,實現對客戶的識別、分類管理。

  這名負責人還透露,該行目前正在籌備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建設點對點的互聯網信貸系統。其設想是,借助遠程設備,信貸人員可以遠程和貸款客戶溝通,為其提供貸款咨詢,甚至辦理貸款業務。

  記者也了解到,島城農行、招行、交行等銀行網點已開始使用人臉識別開戶,個別銀行采取“人臉生物特征識別+后臺人工審核”相結合的雙重驗證模式,未來有望將其引入到直銷銀行手機客戶端的新用戶注冊環節。

  招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周天虹對此表示,客戶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就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而銀行又沒有這么多的人員,因此人臉識別將大有可為。目前,招行人臉識別可搜集到的可信客戶數量為平均每天6萬戶,一年可達2000萬戶,用3年時間,其可信片源庫將會極為豐富。

  另外,直銷銀行秉承了銀行去中介化、純線上化、打破物理限制的自我定位,而人臉識別優化開戶環節,對吸引新增客流有較大幫助。不難看出,業務受限于區域的城商行,將對人臉識別運用在直銷賬戶開立上表現積極。

  “其實我們也一直在研究人臉識別,它是技術趨勢之一。只是每家銀行有自身的限制性因素和業務側重,我們沒有那么快推出實際應用場景?!币患夜煞葜沏y行青島分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受訪時說,人臉識別的應用方向應該是直銷銀行開戶和理財簽約,該行專門設立了技術團隊。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均由電子銀行部牽頭,積極研究人臉識別技術。

  券商: “刷臉”開戶省時省力

  除了刷臉取現以外,券商遠程刷臉開戶也在積極推進。長城證券、華林證券、湘財證券等已獲準作為首批試點人臉識別開戶的券商,其中長城證券成為業內首家全面鋪開人臉識別開戶的券商。

  “‘刷臉開戶’區別于普通網上開戶的最大優勢就是一個‘快’字。”據長城證券臺東一路營業部總經理崔艷介紹,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進行開戶,無需再進行人工視頻見證,只需用手機“刷臉”即可完成開戶?!八⒛樇夹g應用降低了我們的人工成本,因此我們的傭金也降到島城最低,這對我們和客戶來說是雙贏的結果?!?/p>

  據悉,傳統的網上開戶方式是通過客戶上傳身份證影像資料和實時雙向視頻通過后臺見證人員人工確認用戶身份,存在客戶排隊等待時間較長,券商支持7×24小時運營的成本較高等問題。人臉識別開戶的核心在于突破了網上開戶的瓶頸。 其它: 人臉識別應用前景廣闊 近年來,生物識別技術一直是金融機構暗中備戰的重要領域。實際上,除了招行剛剛推出的“刷臉取款”,人臉識別技術此前已經應用在了一些銀行的遠程輔助核身開戶和弱實名電子賬戶(如直銷銀行賬戶)開立。其他非銀機構,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早就把人臉識別用在了更多的金融場景中,包括海通證券、借貸寶等,均已實現刷臉識別。

  例如,平安普惠7月推出的刷臉貸款產品“平安i貸”;8月中旬,微眾銀行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PP上線;互聯網金融P2P平臺眾可貸也于9月5日上線了 “人臉識別技術”。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的本質特征是高效、快捷,指紋、人臉技術在資金交易過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簡化支付流程,最重要的是,通過生物特征識別完成支付環節,可大大提高支付安全指數。

  一個例子或在預示人臉識別熱潮將至——一家國內人臉識別技術提供商近日發布新一代攝像頭和云系統解決方案?!八鋵嵰彩俏覀兊慕鉀Q方案提供商?!苯K銀行相關業務部門人士受訪時曾提到,據他透露,好多家銀行都采購了他們的系統。

  其實,2015年以來,騰訊、阿里等多家公司開始加碼布局人臉識別產業,希望將人臉支付技術的應用延伸到金融業務領域。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盡管人臉識別技術還屬于新事物,但仍有市民表示愿意“嘗鮮”。“我個人還比較接觸一些新鮮的東西,但是就要看它的安全性和安全度有多高了。”島城市民王先生表示,他十分愿意嘗試人臉技術,不過他也擔心,不成熟的技術會拖累人臉技術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