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為兒童自卑心理加劇、性格抑郁、喜歡自我封閉、為人處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兒童產生憎恨、仇視的畸形心態,甚至出現暴力化傾向。  留守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為兒童自卑心理加劇、性格抑郁、喜歡自我封閉、為人處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兒童產生憎恨、仇視的畸形心態,甚至出現暴力化傾向。

  侵害與被侵害留守兒童困局何時解

  要真正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就要讓他們不再留守,讓他們跟父母在一起

  關注理由

  重大案件總在不經意間發生??觳褪降拈喿x后,案件又會不經意間從你腦海消逝。其實,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報》案件版都會推出“案件特稿”欄目,為你解讀上周重大案件,體會其中法理情。

  上周,湖南省邵東縣發生一起命案,一名女教師遭搶劫殺害,而作案者竟是3名未成年人,他們同為留守兒童。這一案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公眾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討論?!安皇莻褪潜粋Α保腥诉@樣總結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的確,各種侵害留守兒童的案件與留守兒童實施的案件時常刺痛社會的神經。每次刺痛之后,我們都會發現,留守兒童正承受著不該由他們承擔的心理壓力。如何讓留守兒童享受童年的美好?這個問題需要從反思走向解決。

  3人盜竊時被人察覺,因擔心發現者報警,兩人將發現者捂死,一人將發現者宿舍內現金洗劫一空。離開現場后,3名殺人者除了吃飯睡覺,上網打游戲十余個小時,直至落網。

  10月18日,湖南省邵東縣發生一起命案,死者是當地一名女教師;3名行兇者皆為學生,其中年齡最大的只有13歲,最小的僅11歲。除了學生,3人的另一個身份更讓人扼腕嘆息——留守兒童。

  今天,中國留守兒童數量已經龐大到讓我們無法忽視——6000多萬;另一方面,留守兒童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也讓我們無法忽視——他們的身影,在各類侵害和被侵害的案件中交替出現。

  性侵夢魘

  “你不是我爸爸,我沒有爸爸,你快走吧?!?/p>

  8歲的留守女童在見到久未謀面的父親后,說的第一句話竟是這樣的。

  在這看似任性的話語背后,掩藏著巨大的不幸——女孩被村里的一個鰥夫性侵。

  父親得到消息,放下上海的蔬菜生意匆匆趕回家,見到床上縮成一團的女兒,想靠近抱一下,卻聽到了女兒“趕他走”的哭喊。

  面對女兒的“控訴”,懊悔至極的父親拿起農藥灌進嘴里,所幸被人發現及時,這名父親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過來。

  這一幕發生在山東省蒼山縣。

  蒼山縣是沂蒙山區的勞務輸出大縣,外出務工人數超過27萬,勞務輸出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這也就意味著,平日里,這里的村莊只剩下留守的兒童和老人。

  在這里,安全問題成為懸在留守兒童頭頂,隨時可能墜下的利刃。

  在各種安全問題中,給孩子造成傷害最大的,是性侵案。

  除了生理上的創傷,更令人揪心的受侵害兒童的精神狀態。他們沉默、眼神空洞,甚至夜不能寐。即使睡了也會驚醒數次,誰也不知道他們在夢中是怎樣的驚恐。

  那是沂蒙山區一處破敗的房屋,居住著父親和三姐妹。父親是文盲,母親外出打工多年未歸,家中的三姐妹撐起了這個家。

  一場持續數年之久的性侵,讓這個早已搖搖欲墜的留守家庭更加風雨飄搖。

  從大姐開始,二姐、最小的妹妹,直至其中一個女孩懷孕,這場罪惡才被發現。

  性侵者的招數老套,以糖果等引誘女孩到屋內,再實施傷害。

  記者問,為什么沒有向父親或者別人求助?三姐妹的回答是“不敢”,“他威脅我們,說如果告訴別人,我爸就會打死我們”。

  三姐妹說出這番話時,父親望過來的眼神里充滿了絕望。當地人告訴記者,這樣的事情讓女孩們以后找不到好婆家了。

  與記者交談完,大姐將兩個妹妹圈在臂膀中,縮到墻角處。

  性侵,可能將是這個家庭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痕。

  這樣的事情,也曾發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秀水梁村。

  這是個富裕的村莊,幾乎家家戶戶的房屋都貼了瓷磚。然而,一串數字讓這個村子的體面瞬間土崩瓦解:

  在過去的一年,12名女童在村里的幼兒園被教師黃振辛性侵,其中11人為留守兒童。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與媒體發起的兒童性侵害調查顯示,在統計的40起案件中,15起是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占到統計案件總數的近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