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主要是幫學校送快遞,還有自己的名片。”“我們公司做的就是代購。”……26日上午,濟南市緯二路小學,17名小學生作為公司代表現場講起自己的生意經。校方表示,之所以創(chuàng)立學生公司,為的就是讓學生提高社會生活能力,從實踐中了解如何與人相處,嘗試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小木子幫幫公司、曹老師教育、星光閃耀公司、DuangDuang文藝社……看到這些名字,可能無法想象它們竟然是緯二路小學的學生們自己開設的“公司”。

  據了解,兩個月前17家學生公司紛紛成立,十幾歲的孩子也當上了CEO,利用課余時間忙“經營”。為了擴大經營范圍,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公司事務當中,甚至有學生自掏腰包印制宣傳海報甚至是公司名片。

  “其實我們得到的不是錢,而是學校積分。”六年級學生孔祥寧告訴記者,自己創(chuàng)辦的博風快遞有限公司主要為同學與老師“跑腿”,“學校搞活動,我們就會出人搬桌椅;需要快遞材料,我們就會在兩個教學樓之間來回跑;甚至幫傳達室收發(fā)員將包裹與信件投送到每一個教室……”每“跑腿”一次,都會有相應的積分獎勵,這個由13名學生組成的快遞公司,開張不過兩個月竟賺了300個積分,最忙的時候一天竟接了10個單子。

  而這300個積分,學生可以在學校換取其他公司的相應服務。

  “孩子們搞活動,我們不會反對反而很支持。”學生家長崔女士告訴記者,學生利用空閑時間體驗社會活動,可以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還能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將知識活學活用。最終,經過兩個月的試運行,根據學生以及公司實際運營情況,學校為9家公司頒發(fā)了“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

  “學生們的視野不僅在課堂上,通過開校園公司了解社會知識,積累未來走向社會的經驗,學會溝通。”緯二路小學校長煙文英表示,這不僅是讓每個班的部門實行公司化運作,了解市場規(guī)則,切身去感受一個小公司運營的不易,更是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相結合,自己去解決問題、面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