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不抽查蔬菜農藥殘留
  然而,記者在七星農產品交易市場從凌晨兩點多一直守到五點多,目睹了蔬菜交易的整個過程,發現除了兩名工作人員忙著向菜農和商販收取市場管理費之外,并沒有看到任何檢測人員對銷售的蔬菜進行農藥殘留抽查把關。
  天亮后,記者終于在七星農產品市場管理處找到了專門設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檢測室里空無一人,一些檢測試劑尚未使用。記者環顧四周,并沒有見到抽檢的蔬菜樣品和相關的檢測數據。
  這家市場的負責人最后承認,他們市場每天的蔬菜交易量高達上萬公斤,其中很多蔬菜在進入和流出市場的銷售過程中,的確沒有抽檢過農藥殘留。
  隨后,記者在廣州市增城區的農產品市場也看到了同樣的一幕。勤發蔬菜批發市場是增城區規模較大的蔬菜交易集散地,經營模式和從化區的七星農產品市場非常相似,也是由專門的商戶對當地一些散戶菜農種植的蔬菜進行集中收購,然后按照菜品種類整理、打包,整車銷往廣州和深圳等地。在蔬菜整個收購、販運過程中,記者同樣沒有見到任何檢測人員。
  就這樣,在廣州市從化區和增城區兩大主要蔬菜產區,部分散戶菜農使用國家禁用限用農藥種植蔬菜,許多蔬菜通過當地七星、勤發等一些規模較大的農產品市場進行集中收購。

  這種可能存在農藥殘留的散戶種植蔬菜,在種植環節和銷售環節可能沒有經過農藥殘留檢測把關,就一路綠燈被賣到深圳、廣州等地,經過一系列批發經銷,最終通過零售賣給了消費者。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形同虛設
  記者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內,多次對廣東、山東、河北等地的一些經銷蔬菜的農產品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市場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形同虛設的現象并非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