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綜合消息 12月8日,山東省出臺《關于貫徹國辦發〔2015〕70號文件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強化政策導向作用、暢通雙向轉診渠道等3個方面提出10項具體推進措施。根據《意見》,2017年,基本建成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和體制機制,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分級診療。

  2020年全面實施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的目標在于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的難題,實現“小病就醫在基層、大病就醫不出縣”。為此,《意見》要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療為突破口,運用醫療、醫保、醫藥、價格等手段,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記者了解到,2015年,濰坊、東營、威海市已在全市范圍開展試點,此外,還有其他地區的22個縣市開展試點,試點地區至少30種慢性病、常見病作為突破口推進分級診療。到2016年,山東省將擴大分級診療開展的區域和病種數,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到2017年,基本建成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和體制機制,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70% 以上;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山東省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分級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