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原濟南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個險種合并為“濟南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過近一年的平穩運行,記者發現仍有部分市民對參加居民醫保能享受到哪些具體的醫保待遇并不是很了解。

  居民醫保住院報銷這筆賬到底怎么算?參加了居民醫保生孩子能不能報銷?有些病不用住院可是要長期藥物治療,居民醫保管不管?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濟南市社保局,有關工作人員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居民醫保待遇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住院費報多少?這筆賬很好算

  “目前,到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持醫保卡登記住院治療,基本沒有什么繁瑣的報銷手續。”濟南市民朱女士享受了居民醫保帶來的便利。

  原來,如今的居民醫保結算非常方便。“個人只需要在出院時,由醫院通過醫保結算系統統計住院期間符合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個人結清起付標準和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就可以放心出院了。”

  濟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員介紹,其余部分會由所在縣(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對于住院費用報銷,不同等級的醫院起付標準也有所區別。一個醫療年度內,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標準降低20%,從第三次住院起不再執行起付標準。一個醫療年度內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為20萬元。

  此外,五種病人可向其所在縣(市)區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申請開設家庭病床。一是腦中風喪失全部或大部分行動能力且病情符合住院條件的;二是惡性腫瘤晚期行動困難的;三是嚴重心肺疾病符合住院條件,但住院醫療確有困難的;四是骨折牽引固定需臥床的;五是80歲以上老人需連續住院治療,到醫院就診確有困難的。

  除了住院治療,遇到“小病”,不少參保人選擇門診治療。參保人在所屬縣(市)區選擇一家普通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登記備案后,可享受門診統籌待遇。一個醫療年度內,參保人在備案的普通門診發生的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由門診統籌基金和個人各按50%比例負擔。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300元(不含個人負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