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機食品被炒得“有聲有色”,健康、保健等各種標簽不斷被標注,進口有機食品因為“進口”的緣故,更是大受追捧。事實究竟如何呢?

  今天,記者從山東檢驗檢疫局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山東口岸檢出不合格有機產品41批,貨值12.28萬美元。主要涉及葡萄酒、橄欖油、咖啡、嬰幼兒奶粉、果汁、果泥和衛生巾等11大類產品,其中葡萄酒22批居首,占35.48%。從進口國家來看,主要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10個國家,其中西班牙23批居首,占37.10%。

  在對申報的有機產品進行入境驗證時,山東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檢出10批葡萄酒、咖啡等有機產品因包裝不合格無法整改,作退運或銷毀處理;檢出2批嬰幼兒奶粉雖獲中國有機認證,但經實驗室檢測不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作退運處理;檢出1批嬰幼兒奶粉雖獲中國有機認證,但因中文標簽不合格作退運處理;檢出1批衛生巾有機認證與實際不符,監督進口商整改合格后入境銷售。另外,在對申報的非有機產品進行后續查驗中,發現27批葡萄酒、果泥和固體飲料等產品包裝、標簽、產品說明、宣傳資料中標注“有機”、“ORGANIC”等字樣或標識,進口商卻不能補齊有機產品認證文件。在檢驗檢疫機構監督下,進口商消除或覆蓋所有易誤導消費者的文字和標志,整改合格后作為普通產品予以入境。

  據介紹,有機產品是根據我國有機產品生產標準生產、加工,并通過合法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并頒發證書,獲證企業可以在產品包裝上標注“中國有機產品”或英文“Organic”字樣。因有機產品質量安全高于普通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近年來,我國有機產品消費量增長迅猛,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有機產品消費國。

  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進口商要熟悉、掌握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如實向檢驗檢疫機構申報進口有機產品,以避免產品因不符合我國規定被作退運或銷毀處理。同時建議消費者到正規有機產品專賣商店、大型超市購買進口有機產品,選購時認真查看進口有機產品的品牌、品名、規格、原產國、生產日期等信息是否一致,并核實產品包裝上的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找到標識上的17位有機碼,登陸“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進行查詢,即可分辨有機產品的真假,從而決定是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