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措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等戰略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國際產能合作等國家戰略,也成為地方拓展開放新空間的重要舉措。在對接“一帶一路”中,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的建設,被各地排上首要日程。
江蘇依托“一帶一路”交匯點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始區域的獨特區位,打造“一帶一路”建設輻射帶動力強的重要開放門戶。重慶加快建設水陸空交通樞紐,形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貫通融合的格局,構建全國重要物流樞紐。福建打造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努力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等。
此外,河北提出要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搭建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鋼鐵、水泥、玻璃、電力、紡織服裝及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走出去。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計顯示,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銜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正陸續出臺。根據方案,各地將在多個領域推動重點工作和重大合作項目。各地高度重視重大項目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帶動作用,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了早期收獲。
白明對記者表示,每一個五年規劃都對開放提出新的要求,現在開放的環境變了,貿易保護愈演愈烈加上國際市場空間越來越有限,之前的很多條件已經不再具備?!叭绻f前幾次是入世帶來的紅利,那么未來更多是紅利內生化,地方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在主動布局中創造機會,自造紅利,例如‘一帶一路’的提出就是主動打造機會,開拓新空間,地方的對接也是如此。打個比方,過去是耕耘為主,現在則是既要耕耘又要育田開荒。”
“各地還是要針對本地經濟發展的新矛盾、新問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鄙虅詹垦芯吭焊痹洪L邢厚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以國際產能合作為例,不同地區的產業特點是不同的,例如東三省主要是裝備制造業,河北省以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重化工業為主,而廣東更多是加工、紡織、食品。不同地區面對產業升級和產能過剩的情況也是不同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