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為啥不多用作停車場
在槐蔭廣場地下人防,和南側下沉廣場經營慘淡以致關門不同,地下停車場則人氣超高。記者近日探訪時,雖已近中午,但停車場內四五百個車位已經停滿,入口處排了一排等待進入的車輛。不過,也只能出一輛進一輛。現場停車管理人員說,由于挨近省立醫院,周邊又沒有其他停車處,車位遠遠不夠用。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3點,車位都是滿的,還有部分車會過夜。
既然開商鋪生意大不如前,濟南市區的車位又非常緊張,那為什么人防不能多用作社會停車場呢?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部分人防工程為吸引社會資本建設。平時的用途則由社會投資方來決定。而目前不少社會投資方都偏愛將人防建成商鋪,先出售使用權,及時收回一大部分投資。之后,再轉為商鋪出租等增值。而建成停車場,經營管理還需要大筆投入,若以2元/小時作為收費標準,回本的周期則比商鋪長得多。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李鐵崗教授說,目前濟南地下商城的經營比較單調,主要因地上服務業產業結構還不多元。地下商城本來是地上商業的補充,在地上商業還未充分發展時,地下商城中的商業也很難發展。而利用為社會停車場,則能起到對地上商業的補充作用,是現在地下人防利用的一個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