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洗海水泡,不加調料

  在王哥莊街道何家社區走訪時,說起“甜曬魚”來,居民們都能說出個一二來。居民們介紹,甜曬魚表面風干,里面卻很嫩,吃起來口感好,原汁原味。“早些年沒有冰箱,把鮮魚曬成魚干后主要是為了便于儲存。”王宣誠說,島城最早期的“甜曬魚”是漁民在海上自己曬的,把新捕的魚直接去除內臟后直接掛在船上晾曬,“起初不對外銷售只是自家食用,但后來這種口味的魚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后來就漸漸成了一種地方特色。”王宣誠說,目前很多酒店也把甜曬魚作為一道特色美食,特別是王哥莊一帶,幾乎每家酒店都有甜曬魚。

  那該如何做出地道的“甜曬魚”呢?在王哥莊港東碼頭上,漁民老劉以鲅魚為例向記者講述了傳統制作方法:首先把新鮮的鲅魚用海水進行清洗,后用刀具沿著背鰭切開,一直切到腹部,然后將內臟除去,之后把脊骨的血污和腹內黑衣黏膜輕輕刮去。處理好之后,再次用海水洗凈,之后放入干凈的海水中進行浸泡。

  老劉透露,浸泡的時間是1至2小時,浸泡之后便可以放在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這樣做出來的甜曬魚是很純正的,口味也最具特色。”老劉說。

  此外,老劉透露,因為海水原本就是咸的,用這種辦法晾曬的甜曬魚口感恰到好處,“但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如果口味重的話,可以在浸泡期間,在海水里多加一些鹽。”老劉說。

  不僅如此,王宣誠也說,有些居民為了增加味道,也會提前加些調料,“比如有一位客戶特意通知我在加工鼓眼魚的時候在魚身上加了一些蔥絲和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