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棚街小平房里研發麝香酮

  你也許不知道,這項中醫藥學的創舉,最初發軔于咱濟南榜棚街的幾間平房里。

  1975年5月,宏濟堂制藥集團(時為濟南人民制藥廠)受當時山東省科委、省商業廳及省藥材公司等主管部門的委托,由山東中藥研究所協作支持,成立了“合成麝香課題小組”,開始了長達近二十年的艱辛探索。麝香酮,是人工麝香的主要原料,合成麝香酮,是人工麝香項目的重要一環。

  當時,宏濟堂制藥的廠址還在榜棚街小院內,幾間簡陋平房就是實驗室。榜棚街,因明清時期有用來張榜公布考生成績的榜棚而得名。宏濟堂制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袁世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憶,1978年她參加工作時就被分配到麝香酮小組擔任實驗員。由于實驗過程防火防爆,大冬天既沒有暖氣也不能生火爐,就算三伏天也沒有設備通風祛暑,但大家熱情非常高漲?!皫缀鯖]有上下班的概念,為了盡快出成果,所有人都守在實驗室,實在累到不行就回家躺兩個小時,然后再立刻趕回來繼續工作?!痹犁髡f。

  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試驗,1978年課題組終于成功合成了麝香酮。袁世琪回憶說:“當時在實驗室成功合成的麝香酮只有約一滴眼淚大小,可這一滴淚里面凝聚著團隊幾公升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