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門檻降低?這得看省里

  對于目前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少濟南市民覺得門檻挺高。

  “雖然霧霾天常有,但是學校很少停課。看著孩子戴著口罩出門,心里挺不是滋味。我查了一下,預測一天以上空氣質量指數達到500,才能單雙號限行,中小學、幼兒園才可以停課,這個標準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濟南市民陳女士說。

  就市民普遍反映的應急機制門檻較高問題,張成志表示,“門檻”的調整還需要等待山東省預案的調整。他說,目前還是發布紅色預警后,實行單雙號限行及幼兒園、中小學停課等措施。“如果省里有調整,那么市里會進行銜接。”

  “這次調整還有一個關鍵點是,下一步整個預案體系要調整,將把企業預案的體系納入到整個重污染預案體系。到時企業會制定相應操作層面的預案,做到‘一企一策’。”張成志解釋,針對不同級別的預警,做到每個企業都有其要落實的措施。“比如說啟動紅色預警,某個企業需要減排什么內容,是要制定預案的,啟動之后,我們就要根據預案對其進行督促落實。”

  增“藍警”降低了應急門檻

  據了解,2013年11月18日,濟南市政府印發《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根據污染嚴重程度,污染天氣預警從輕到重分為黃、橙、紅三個等級。

  《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目前規定的黃色預警為預測連續三天(含)以上發生重度污染天氣時(200﹤AQI≤300)啟動III級響應。

  不過因為預警啟動需要預測連續三天(含)以上發生重污染天氣,導致在很多霧霾天內,比如說未來連續兩天有重污染天氣過程,不會啟動任何預警以及應急措施。本質上,該問題還是指向應急預警門檻低。之前,濟南市的“三級”應急預案遭到不少市民詬病。故而三級變四級,雖然“藍警”的提示性措施多,限制性措施少,有應急總比沒應急好,這也是市民期待已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