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喜老人是日照市莒縣招賢鎮招賢四村人,32歲時,老伴趙忠科因病去世,留下她和1個兒子3個閨女相依為命。

  據劉發喜老人回憶,當時由于家境貧困,也沒有固定的地方住,她帶著4個年幼的孩子,住過村里的牛棚,由于下大雨,牛棚倒塌,差點沒了性命。鄰居們看到她帶著4個孩子,生活不容易,就建議她在大集上賣開水,掙點錢補貼家用。

  從那時開始,劉發喜就在招賢大集上壘砌了爐灶,開始了賣水的生意。招賢大集每逢農歷初一、初六逢集,劉發喜就5天趕一個大集,風雨無阻,一直堅持了40多年。用來燒水的爐灶都是她親手用泥土和石塊壘砌的。

  過去燒水用泥壺,一碗水只要兩分錢。現在燒水她用的是鋁壺,一壺水也只有一塊錢。40多年來,劉發喜老人每集必趕,因為服務熱情,態度好,價格便宜,她有了固定的客戶。回憶40多年的賣水生涯,她苦累相伴,再艱難、再苦的日子都熬了過來。

  每到逢集的日子,天剛蒙蒙亮,劉發喜就早早的來到她的燒水灶臺,準備燒開10壺水。

  她說,一般一個集市就賣10壺水左右,多的時候也不會超過20壺。水燒開后,她就用三輪車拉著暖瓶,挨著攤位送水。等到下午4點左右,就再挨著攤位將暖瓶收回,然后裝車回家。她就是這樣堅持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40多年來,她和孩子們省吃儉用,自力更生,親手蓋起了3間土墻房子,并將4個孩子拉扯長大,如今4個孩子也都已成家立業。雖然現在日子好了,但是劉發喜老人仍然勤勞能干,這是她多年的養成習慣。

  (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