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省屬企業建立股東會,1954名職業經理人申請入人才庫

  郭樹清談到國有企業改革時說,2014年以來,山東省先后制定了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和一系列配套政策,這些改革舉措大多已經到位。

  去年,山東重點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所有省屬企業都建立起股東會,確定了董事會、黨委會的職數和構成,厘清了各個公司治理機構的職責,明確了對經理層實行契約化管理的原則。目前省管企業董事會成員基本配齊,監事會實現全覆蓋。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建方面,新建改建11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明晰了投資運營公司與國資監管機構的關系和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外部董事、監事和職業經理人人才庫,目前職業經理人人才庫有1954人申請入庫,外部董事人才庫有1330人申請入庫,外部監事人才庫有199人申請入庫。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落實同工同酬,省級機關完成公車改革

  談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問題,郭樹清介紹,山東堅持不懈推進同工同酬,率先出臺維護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勞動權益的規范性文件,全省企業基本落實同工同酬。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大力維護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把有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納入“五險一金”和住房保障制度覆蓋范圍。

  完善鄉鎮特別是艱苦邊遠地區公務人員及教師津貼補貼政策,月人均收入增加500元左右,鄉鎮公務員和教師收入提高幅度連續三年快于縣城。縮小了地區之間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標準,最高水平與最低水平的差距,市本級縮小到1.6倍,縣本級縮小到2.5倍。

  郭樹清介紹,2013年和2014年,經國務院批準,調整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津貼補貼標準,改革完善了工資和社會保障制度。從上到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干部多占住房和各種集資建房,省直單位已兌現一次性住房資金補償掛賬,將物業費由“暗補”改“明補”,妥善解決了多種復雜的房改遺留問題。

  同時,省級黨政機關已經完成公車改革,市縣兩級今年完成。

   農村改革:近96%村莊完成土地確權登記,農業樹立“大食物”理念

  作為全國首批3個整建制試點省之一,山東自2013年開始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全省95.7%的村(社區)完成了工作任務,已進入檢查驗收和成果應用階段。

  郭樹清介紹,目前,山東全省農民合作社15.4萬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300家。作為全國4個試點省份之一,山東建成運行縣級以上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流轉中心94個,在109個縣(市,區)開展了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在13個縣(市、區)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

  同時,積極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2013年在萊蕪市率先開展涉農資金整合工作,將各類涉農資金集中用于支持重點區域、重點項目和重點產業發展。2014年,我省又選擇22個縣(市、區)開展了涉農涉水資金整合試點,將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等4項性質相同、內容相近的資金整合起來,集中用于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

  此外,牢固樹立大食物理念,加快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現代漁業,開展“海上糧倉”建設,不斷優化農產品供給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