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超千億 納入京津冀“朋友圈” 德州濱州獲大撥紅包
“我們已經在鋁深加工、汽車配件等方面,與中航工業集團、北汽集團展開合作。”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士平頗感振奮,“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這種機會非常難得。”

去年,德州、濱州被國務院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兩地企業迎來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等歷史機遇。但是,產業承接絕非挖到籃子里的都是菜。兩地規劃已明確:堅持價值定位,不僅要做好產業承接,更要借機延伸本地企業的產業鏈條,促成轉型升級,最終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為北京冬奧會提供體育器材
據張士平介紹,圍繞汽車零部件、高端輪轂用鋁生產,及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高強高韌鋁合金中厚板研發,不僅將在“十三五”期間撬動千億級別的市場,還能帶動鋁產業升級。
“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辦,作為國內體育器材行業領軍企業,我們將提供競技體育器材。”全國政協委員、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說,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將給德州企業帶來更大發展空間。
除了魏橋集團和泰山體育,“十三五”期間德州、濱州兩市還有更多的企業和產業領域,可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獲益。2015年7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簡稱《綱要》)印發,明確提出“支持德州建設京津冀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此外,《綱要》對濱州也作出類似定位。
記者從德州、濱州兩市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兩地已與京津冀地區簽約、引進投資項目119個,總投資額已超過1400億元。
其中,德州市于2015年7月、12月兩次在北京舉行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懇談會、推介會,共簽約項目72個,總投資額達851.6億元。簽約項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電商產業等領域,落戶平原的航空產業園區基地項目投資規模最大,達100億元。
濱州市2015年新簽約、新引進京津冀方面投資項目也達到47個,計劃投資總額556.09億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鍛造鋁合金項目、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風電項目、國電博興電廠項目相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