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云杰介紹說:“這臺空調其實是海爾和用戶一起眾創出來的。海爾正在把傳統的家電變成‘網器’,再變成一個真正和用戶連接的連接件。”

  “很多人把工業4.0理解成機器換人,其實在海爾看來,不僅僅是機器換人,高精度才是關鍵。什么是高精度?一頭要連著互聯工廠,另一頭一定要連著消費者,讓消費者全流程參與。”周云杰說。酒瓶做成藝術品,喝出顏值和氣質

  王哲是青啤的忠實粉絲,今年春節,他注意到,青啤穿上了猴年“新衣”:瓶身采用金、紅雙色,印上了京劇中的猴臉圖像,祥云映襯著福字。

  “猴年設計元素加上鋁瓶質感,喝完有收藏的沖動,必須贊一個!”王哲給青啤微信號留言道。

  酒瓶變身背后,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探索。青島啤酒借助移動互聯網,通過大數據研究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結合鴻運當頭的高端產品定位,找到專業設計團隊,設計了這一名為“金猴獻瑞”的產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給消費者帶來愉悅感。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公司董事長孫明波說,僅僅滿足于實現商品的基本屬性,產能一定過剩。商品不僅要看“顏值”,也要看“氣質”。“顏值”就是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整體外在感受,包括品牌認知、包裝設計、銷售渠道、消費氛圍、服務便捷化、性價比等,而“氣質”更多的是產品的內在品質及其獨特性。

  孫明波說,科學與藝術的合作,就是在滿足和引領消費者對“物質和精神”的新需求,這就是轉型。在他看來,企業在保持規模效益的同時,還要搭建多品類平臺,不斷開發滿足細分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大數據研究與分析,依托平臺創新,創造符合消費升級需求的新型購買方式、消費體驗和營銷模式。

  糧庫長“大腦”,管理不再費心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小田,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和糧庫打交道。2014年,中儲糧提出了“智能化糧庫”建設規劃,計劃在2015年覆蓋全部346家直屬庫,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化糧庫。

  浪潮集團拿下智能糧庫業務后,進入該項目組的小田才知道,公司已與中儲糧合作了十余年,并為其建設了信息、資產和人力資源等多個管理系統。

  “中儲糧智能化糧庫項目,是一個涉及四十多種設備協同應用的綜合集成項目。”小田說,中儲糧希望這個系統不僅節約成本,還能使糧情信息及業務過程信息的展現效果更直觀、更豐富。

  為滿足這個需求,小田所在團隊利用信息多點碰撞、數據多維互聯等創新思維,充分考慮糧庫現狀和綠色儲糧的新趨勢,最終在物聯網設備應用集成、移動終端應用、數據加密傳輸及二維碼標識管理等眾多新興技術上取得突破。

  “說白了就是糧食在出入庫、經營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不僅實現了自動化、在線化,還能做到智能化控制。”小田說。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當前我國工業軟件相關產業普遍規模小,研發能力和產業化程度弱,核心技術缺少自主性和市場話語權。為更好培育該行業內的新動能,他建議相關部門加快培育壯大一批IT龍頭企業,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