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潘先生接到濟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告知他的血樣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征求是否愿意捐獻。“非血緣關系配型這么低的概率能讓我遇到,實屬不易。”潘先生立即答應了下來。
2016年元旦剛過,潘先生來到歷下區紅十字會采集10毫升高分辨血樣。1月20日,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知他的高分血樣與患者全相合,雖然只有不到20天,急切希望配型成功的他感到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3月10日開始,潘先生入院后每天都要皮下注射兩針動員劑,需要連續4天的藥物動員,加速骨髓造血干細胞的生成并釋放到外周血中。
潘先生在朋友圈每天更新一篇他的捐獻進展,講述接種動員劑后的身體反應。“我還加入了濟南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很多隊友都給我傳授經驗。”潘先生說,很多朋友通過微信看到后,也都紛紛點贊。
在潘先生的影響下,他身邊的幾位朋友也采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潘先生說,如果能把這份工作做到實處,就要讓更多的人加入中華骨髓庫前,了解相關知識,接受捐獻流程,并征得家人的同意。一旦配型成功,就義無反顧地去配合紅十字會和采集醫院進行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