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山東鄒城市嶧山風景區來濟南推介嶧山桃花節,拉開了山東各地“桃花節”爭相登場的序幕。面對“桃花節”的同質化,文化牌、休閑游的挖掘成為各地競游的焦點。
山東素有“落葉果樹王國”之稱。據了解,除嶧山桃花節外,泗水桃花節、肥城桃花節、沂水桃花節、仲宮桃花節等都將在清明節前后開幕,山東各地呈現遍開“桃花節”之勢。
面對各地陸續登臺的桃花節,樹立特色,爭奪客流資源成為必然。鄒城市嶧山風景區營銷總監李俊臣表示,除嶧山周邊萬畝桃花競艷外,嶧山桃花節的亮點之一就是文化,傳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即在嶧山,而且嶧山所在地鄒城也是“亞圣”孟子故里,嶧山桃花節的文化牌底蘊深厚。此外,嶧山的道教文化、碑碣刻石也是桃花節的加分項。
“桃花節”嫁接文化資源并不獨嶧山一家。“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每年的泗水桃花節,宋朝理學大家朱熹的名句至今仍是“賣點”之一。
業界人士擔心,各地的“桃花經濟”如不依托當地的民俗特色,賦予文化內涵,同質化則難以避免。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王德剛建議,應該把旅游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將單一“賞花游”變成“休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