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對于濟南、青島、淄博、濰坊、煙臺、威海6個國家高新區來說,成為入圍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既是抱團發展、促進山東全省經濟提升的重大契機,也是各自提升形象、招商引資、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利機遇。具體到各個企業,高新區內現有的企業無疑將收獲諸多政策利好;與此同時,隨著政策逐步落地和示范區建設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機也將慕名而來,并被這塊磁鐵牢牢吸引。

  看完了上述內容還不過癮的同學,可以繼續往下看:

  山東半島成功晉級“14分之一”的關鍵節點

  說起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這件事兒,有3個重要節點不容錯過。

  2014年9月10日,山東省政府向國務院提報了《關于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請示》,提出以濟南、淄博、濰坊、青島、煙臺、威海六個國家高新區為主體,統籌六市科技創新資源,申請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申請。

  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此次會議將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列為重點培育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一。

  2016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同意濟南、青島(含西海岸片區中的青島高新區試驗區區塊)、淄博、濰坊、煙臺、威海6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并于4月5日正式下發批復文件《國務院關于同意山東半島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國函〔2016〕64號)。

  從省政府提報申請,到國務院最終批復,山東半島高新區歷時一年半終于盼來了成功晉級。要是算上此前的準備工作,付出的努力更是沒法計算。不過想想上文提到的諸多福利,為了山東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局,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原文來源:爆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