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是體育 畢業后不少去賣家電

  突擊考大學看似容易,畢業卻面臨尷尬

  每年,都有大批的體育生為了讀個好大學而在賽場上拼灑血汗,那么,體育生的就業情況到底如何呢?為此,記者以省內某高校的2012級社會體育班為例,看看畢業生們的就業去向。

   62個畢業生40人干銷售

  小黃是某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大四的學生,他所在的班級,今年一共有62名畢業生,大部分同學的工作單位已經確定,“大約有接近40個人去做銷售吧,從事的行業有快消品、家電、化妝品、醫療器械……幾乎什么行業的都有。”

  對于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而言,最對口的崗位,就是街道辦事處中的那種社區體育指導員,不過,即便是在省城濟南,社區中的這一崗位通常是空缺的,或者是由學生志愿者擔任。

  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小黃和班里的同學一起,參加了各個單位的專場招聘會。小黃投給康佳彩電的簡歷,很快就有了回音,經過初試和面試,小黃順利地和對方簽約,每個月的工資大約在4000元左右。

   “速成”高考留隱患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普通體育生的專業成績并不突出,與高水平運動員的相比,相差好幾個檔次。

  省城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小呂告訴記者,他學的是羽毛球專業,不過,“水平跟高水平運動員相比,直接沒法比,一局能得10分,就算不錯了。”

  不過,對于高水平運動員來說,他們通過高水平測試之后,通常會被錄取到一些熱門專業,學習另外的知識,體育成績當成了跳板。像在山東大學,體育高水平運動員錄取的專業,通常是工商管理或者財政學,山師大高水平運動員的錄取專業,通常錄取到中文系或者商學院,他們最后的工作,通常會與所學的專業相關。

  此外,這種現象也和當時倉促參加高考有關,以小黃為例,參加高考時,平時身體素質不錯的他突擊了一下排球專項,半年的時間,基本穩定在達標以上的水平,高考后順利被一所高校錄取,所學的專業是社會體育專業,等到就業時,尷尬就顯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