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鋼價持續上漲,國內鋼企大多實現盈利,部分已停產的產能逐漸加快了復產步伐。近期國內唐山港陸等鋼廠全面恢復生產,連剛經歷完破產重整的山西海鑫亦計劃抓住這波行情在五一前點火復產。

  蘭格鋼鐵網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認為,目前多數廠商心態比較樂觀,特別是當前市場的低庫存對后期持續反彈也起到較大的支撐作用。

  但也有業內專家對大規模停產的產能再次復產表示擔憂,擔心會對全年去產能的目標帶來更大壓力。

  “今 年以來,通過走訪全國200多家鋼廠時發現,有60多家鋼企已停掉的高爐重新復工。”14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在武漢舉行的行業論壇上指出, 當前低迷的鋼鐵行業需要鋼價上漲來支撐可持續發展,但價格的回升可能又將導致產量的重新上漲,這與去產能的政策相背離。

  事實上,今年2月初,國務院就發布了國家層面《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全國要在未來5年內化解過剩鋼鐵產能1億至1.5億噸。但時間過去了兩個月有余,國內各省在執行去產能任務方面,大多仍處于觀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