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21世紀經濟經濟報道記者從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獲悉,4月中旬,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將核定各省的化解產能任務基數。
“現在是全面過剩,生產8億噸,恐怕還得淘汰2億噸產業才能實現合理的產能利用率。”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在論壇上透露,如果按照2014年粗鋼產能11.3億噸計算,化解1.5億噸,則比例大約為13.3%。
于是13.3%則可能成為各省執行去產能的基數,也就是各省份至少要化解各自產能的13.3%才能完成任務。
但也有兩種情況例外,一種是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省份,另一種是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已經上報并被批復的。這兩種按原計劃執行。
值 得一提的是,河北和山東將成為額外加碼去產能的省份。此前2014年6月,河北曾宣布到2020年要控制在2億噸內,也就是要在未來5年內淘汰1億噸產 能,這將占據全國淘汰產能任務的三分之二左右。今年,河北還將率先壓減1000萬噸產能,并已經陸續將任務分解到唐山、武安、邯鄲等地。
而山東此前規劃要到2015年底,將全省產能控制在5000萬噸以內。但實際上,目前山東鋼鐵總產能約為8000萬噸,去年實際粗鋼產量6619萬噸。按照此前經過審批的目標,山東省未來還要壓減3000萬噸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