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減稅清費”方向明確
2015年,《濟南市2015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指導意見》明確規定,禁止向企業攤派訂購書報刊物、音像制品;禁止組織企業參加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者未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考核、評比、評優、達標、升級、排序活動;嚴禁借用或無償占用企業人員、車輛或轉嫁攤派各種費用等。此外,濟南還把建立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收費目錄清單、進出口環節涉企經營服務收費目錄清單和涉企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目錄清單等三項制度納入政府幫“企業減負”的工作計劃。
2015年年底,濟南還對房地產業、建筑業實行八項重點改革,通過放寬招投標、取消預售保證金、簡化質量安全監督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開放建設市場、簡化審批環節、減少行政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2016年,根據《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濟南計劃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成為各方關注的“減負”關鍵。濟南市國稅部門還推出7條便民措施。除了在各辦稅服務廳增設營改增專門服務窗口、咨詢座席和導稅臺外,還設置了營改增綠色通道,開通12366營改增專線,免費分批次舉辦營改增專題培訓班等。
從濟南前期營改增試點情況看,截至2015年底,全市7.4萬戶營改增納稅人累計申報繳納增值稅47.76億元,減稅43.02億元,新增抵扣減稅18.8億元,全部試點行業平均稅負均有所下降。
此外,各級政府部門也在積極做一些嘗試。比如,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0.0186元,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0.0327元。將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由4.5元/立方米調整為4.4元/立方米,預計全市一般工商業戶負擔每年將減少1800多萬元。
對2016年的財政政策,政府對企業用力的方向很明確,即減稅清費。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對此表示,政府通過結構性減稅、簡政放權等改革舉措幫助企業“減負快跑”,只是激發實體經濟活力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應當積極主動,通過轉型升級適應市場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