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報道了“倆少年當街打死老人”一事,齊魯晚報記者從肥城市公安局獲悉,該案已告破,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記者經深入走訪得知,遇害老人宋緒榮今年70歲,有優撫金和低保,平日主要由其女兒照顧,因精神有點問題經常離家出走,常被認作流浪乞討人員。
嫌犯一個14歲一個17歲
9日,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記者從肥城市公安局獲悉,汶陽鎮街頭一名老人被打死案件已破案。
5月7日凌晨3時30分許,肥城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汶陽鎮衛生院門口東側路中間躺著一個人,頭部流血。接警后,民警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發現路中間躺著的人是一名老年男性,已死亡。該局立即展開調查,確認死者為宋某某,男,1946年4月出生,肥城市汶陽鎮人。通過現場勘查、走訪調查,確定系一起命案。
肥城市公安局立即啟動命案偵破機制,經過連續工作,于5月7日凌晨5時許將犯罪嫌疑人辛某某(男,2002年1月出生)、李某某(男,1999年11月出生)抓獲。經初步調查得知:5月7日凌晨,辛某某、李某某兩人酒后在汶陽鎮衛生院門東側將宋某某毆打致死。
目前,犯罪嫌疑人辛某某和李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肥城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老人70歲平時愛喝酒
9日,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記者從汶陽鎮民政部門了解到,去世老人名為宋緒榮,今年70歲,是汶陽鎮李樓村村民。
汶陽鎮民政辦主任杜向東介紹,民政部門每個月都給老人發460元優撫金。老人有一兒一女,兒子常年在外打工,主要是女兒照顧他。考慮到特殊的家庭情況,民政部門還給宋緒榮辦了低保,每季度800元。宋緒榮在鎮上四處游逛,主要是他精神有些問題,愛好喝酒常找人要酒喝。民政部門掌握他的情況,也多次聯系過其女兒和村里。
李樓村村委李書記說,宋緒榮的兒子常年在外,沒有聯系方式,出事后一直聯系不上;女兒嫁到肥城市邊院鎮,一時也聯系不上。老人經常酒后走失,一般也走不遠,就在汶陽鎮和邊院鎮兩鎮之間。由于穿著破爛,酒后常在地上打滾,宋緒榮常被人當作流浪乞討人員。
村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少小時候都去過宋緒榮家,和他一起唱歌讀書等。得知他出事,村民很有些懷念和惋惜。
報警市民曾是警察,拖住一個,幫民警抓住另一個
“我沒有做多么大的事。只是想,如果有更多人能勇敢一點,這樣的悲劇或許就能少一些。”黨勇(化名)說。宋緒榮老人街頭遇害一案的偵破過程中,市民黨勇見義勇為,起到了關鍵作用。9日,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記者輾轉聯系到黨勇,聽他講述了路遇老人、及時報警并幫助抓獲嫌疑人的經過。
7日凌晨3點30分左右,黨勇開車路過事發地點,發現路中央躺著一個人。他第一感覺是有人被車撞了,趕緊把車停在路邊,下車查看。黨勇用手機照明,發現老人頭部嚴重受傷,身下一大攤血跡。
黨勇馬上撥打110報警,說發生車禍、有人被撞。隨后,他回到車里打開四角燈,提醒車輛注意避讓。當時快到下夜班時間,路上車輛人員開始增多。黨勇估計,此前應該已有人看到,但不知有沒有報警。
在等待民警期間,黨勇在路北側發現了多處血跡。他同時在路南側公廁門前,發現一名少年,獨自一人喝著白酒,眼神盯著路上的老人。
“我看到那少年就覺得不對勁。”黨勇上前跟少年聊天。少年支支吾吾,說自己叫辛某某,家是肥城市安站鎮某村的,因和母親吵架,徒步走到了汶陽鎮。辛某某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語。黨勇借著手機光亮,看到他雙手、褲腿都有血跡,鞋子被血泡透。黨勇推斷出這少年和老人有關。
黨勇在老人倒地路北的人行道邊,找到了帶有頭皮、頭發和血跡的一塊人行道磚碎塊。他推斷老人可能在路邊被擊打頭部,朝北側門頭房爬去,后又被拖到路中央。黨勇看到老人被蹭掉一半的褲子和上衣在地面拖拉磨損的痕跡,更確定了自己的判斷。
為拖住少年,黨勇再次和他聊起家常。辛某某說,當晚他們幾人每人都喝了一斤白酒、兩瓶啤酒,他手邊的白酒已是第二瓶。少年喝得有些昏沉,但對黨勇套話比較警覺。黨勇悄悄撥打110再次報警。
派出所警車開警燈趕到現場,少年遠遠看到拔腿就跑。黨勇和民警簡單講述了情況,一起追上了辛某某。
在民警的詢問下,辛某某交代作案的還有一個,正在附近的帳篷里睡覺。
民警和黨勇立即趕到正在進行的物資交易大會所在地,在一處帳篷里抓獲了還在呼呼大睡的嫌疑人李某某。李某某試圖抵賴,但沾了大量血跡的鞋子讓他沒法擺脫嫌疑。
黨勇說,辛某某和李某某在被抓獲后,互相推卸責任,都說是對方下的狠手。兩人交代是來開物資交易大會的,在大會上賣玩具。李某某也是肥城本地人,家在肥城市新城街道。
黨勇曾是石油公安局警察,有較強的偵查能力。他不推薦普通人路見不平像他這么做,但至少可以幫助報警。
黨勇說:“講出來,一方面因為我很為老人惋惜;同時,我很希望我不是第一個幫助報警的人。如果在我之前,遇到這件事的人能夠及時報警,老人或許還有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