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價格10年上漲了10倍
刀魚,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游魚類。事實上,刀魚并不是一種珍稀魚類,但其身價為何逐年上漲呢?
孫可芳,沙子口漁船“船長”,這是他對外的稱呼。事實上,他是沙子口漁港遠近聞名的海鮮批發經紀人。哪條船打的海鮮最多?哪條船打的魚最新鮮?他都了如指掌。他從事海鮮批發已有10多年,見證了刀魚從默默無聞到魚中貴族的全過程。
“10年前,兩斤左右的刀魚,批發價也就是二三十元一斤。如今可不是10年前了,兩斤左右的刀魚,批發價最低200元一斤,最貴的時候要280元至300元一斤。”昨日上午,孫可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孫可芳告訴記者,春天刀魚其實產量本來就不是很大,但是10年前的產量與現在相比還是多不少。“我昨天從三條大漁船上收刀魚,總共收了不到100斤,平均每條船才收了30斤刀魚。”說到這,孫可芳嘆了口氣,他稱產量真是今非昔比,以前一條船上就能收到幾百斤。
一直從事水產批發的張林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刀魚價格連年漲,其利潤也在增長。“賣1萬斤小鲅魚的利潤也就5000-6000元,還趕不上賣200斤本地刀魚。”張林說,最近他們從漁船上進刀魚也不好進,有的漁船一次還打不了10斤,所以他的貨架上經常斷貨。據他介紹,最近5年來,本地刀魚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每年春天,新鮮本地刀魚都能賣出200元/斤的高價,較市場上的南方刀魚價格高出七八倍,稀有使得本地刀魚成了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