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20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周杰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二期行動計劃(2016-2017年)》(以下簡稱《二期計劃》)的相關情況。《二期計劃》明確,到2017年,山東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將比2013年改善35%,各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不得低于8%。
山東目標:明年空氣質量要比2013年改善35%
周杰在發布會上介紹說,2013年,省政府發布實施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一期(2013-2015年)行動計劃》,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到2015年,全省空氣質量改善20%以上;到2017年,改善35%左右;到2020年,改善50%左右。
據環保部門監測,到2015年,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 )、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較2013年分別下降22.4%、18.1%、36.6%和14.6%;良好天數為186.9天,良好率為51.2%,比2013年增加36.5天;重污染天數為29.9天,比2013年減少31天。“一期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距國家標準和群眾期盼仍然有很大差距。”為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全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目標,省環保廳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組織編制了《二期計劃》。
濟南目標:明年PM10濃度年均改善率達11.1%
《二期計劃》提出了到2017年空氣質量比2013年改善35%的目標。記者了解到,實現這一目標并非各市“一刀切”。各市可按照差別化原則確定改善幅度,一期計劃期間改善幅度大的市,二期計劃期間不能低于全省平均改善幅度;一期計劃期間改善幅度小的市,加大改善幅度。總體上,各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不能低于8%。《二期計劃》要求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確保實現重污染天氣持續減少,良好天數逐年增加。
會議公布了山東各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二期目標。記者注意到,在這份目標書中,濟南2013年PM2.5的濃度是108微克/立方米,2015年為87微克/立方米,按照要求2017年這一數值要降至70微克/立方米,2016年至2017年PM2.5的改善率要達10.3%。據了解,我國PM2.5標準采用世衛組織設定最寬限制,標準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到2017年,PM10的濃度要降至124微克/立方米,年均改善率要達11.1%。二氧化硫要“持續改善”,二氧化氮改善率需達8.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