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堂曾因無證辦學被查處,業內人士稱其名為辦學實為集資吸儲
大眾網記者發現,“不靠譜”的不僅是聚智堂的經營模式,作為一家民辦教育機構,其辦學資質也曾受到詬病。
2015年8月10日,濟南市教育局發布公告,聚智堂在濟南的萬達、山師、槐蔭、天橋、歷城洪樓、濟鋼6處校區,未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許可,屬無辦學資質擅自辦學行為。
對于聚智堂的預存學費獲得免費課程的經營模式,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在打非法集資的“擦邊球”。
“現在教育培訓機構競爭很激烈,全靠學費收入很難生存和擴張,有些培訓機構就以預存學費等等名義集資吸儲,將收來的錢進行房地產、金融理財等方面的投資。”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不少教育培訓機構的利潤,“學費”是小頭,“投資”是大頭,這種吸納資金的方式打了非法集資的“擦邊球”,“從本質來看,這些家長就相當于民間融資的投資者,只不過獲得的不是高額利息,而是免費的服務。”這種方式看似讓消費者占到了便宜,但是和日前多發的民間融資機構“跑路”一樣,一旦這些教育機構“跑路”,預存學費的家長要承擔同樣的風險。
調查期間,大眾網記者獲得了一份濟南聚智堂業務員的標準“話術”手寫文本,這一文本顯示,業務員會對家長進行兩次電話回訪。第一次回訪中確定學生情況、家長聯系方式,并發送學習資料。在第二次回訪中,業務員對每個家長都會稱自己跟孩子一起上了一小時的課,孩子感覺還不錯,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很高,以此留住家長,讓孩子繼續上課。
聚智堂官方回應稱將以房產償債,濟南警方接受市民登記反映情況
很多人認為聚智堂此次事件是其前董事長楊志“卷錢跑路”,但是5月17日,楊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
5月21日上午,聚智堂教育機構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聚智堂前董事長楊志和現任董事長劉源長均沒有攜款潛逃,所有學費都用于學校全國范圍的擴建,以及于2015年7月收購了北京東星時尚廣場。此大廈市值遠遠覆蓋(聲明原文,應為超過)全國范圍家長們的退費總額。
聲明中稱,問題的根源在于瞬間擠兌造成的現金流緊張,而造成瞬間擠兌的原因是“一場被居心叵測的人事先安排好的陰謀”。聲明將矛頭指向東星時尚廣場大廈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東柳村的村長兒子趙某,稱趙某制造謠言,聚智堂家長微信群中混有居心叵測的人進行挑撥、煽動,造成家長抽資擠兌的目的是“間接搶奪東星大廈的權益,從中牟利”。
聲明同時給出了解決方案,即先由聚智堂及瀚峰資本(法人代表為聚智堂前董事長楊志)向家長出具欠款協議,然后用房產買賣或抵押擔保給家長,近期逐步用現金贖回房產,清償家長債務。懇請家長分批前來登記辦理買賣擔保手續,同時給予變現時間,防止出現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的情況。
但是,大眾網記者發現,大多數家長對于聚智堂卷入的資本、商戰等問題并不關心,大家普遍關心的是何時退錢,孩子耽誤上課的損失如何賠償。
5月20日,大眾網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了解到,公安機關目前已經介入,正在進行相關信息登記,市民有涉及聚智堂的問題可前往所屬地派出所反映情況并進行登記。公安機關將對登記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展開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