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中國勞工26年漫長索賠路

  1990年,大學教師童增發表了“中國要求日本民間受害賠償”萬言書,掀起了中國民間對日索賠浪潮。當時包括三菱受害勞工在內的中國二戰受害者紛紛寫信給日本駐華大使館要求謝罪賠償,不過,此后幾年中,日本政府一直沒有理睬。

  1994年8月,日本律師小野寺利孝與童增在北京簽署了委托協議,1995年開始,日本眾多律師以日本政府和加害企業作為被告,為中國受害勞工在日本提起了多起訴訟,其中起訴三菱材料共有5個案子,即札幌、東京、福岡、宮崎、長崎等地方法院訴訟。

  去年曾有媒體公布了三菱材料公司對中國勞工的“謝罪文”,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但也有媒體當時聯系三菱材料公司時,該公司否認發表對中國勞工的“謝罪文”,只是承認與中國相關機構團體正在交涉協商。

  對于6月1日此次達成的和解,三菱材料公司方面表示:2013年12月,支援原中國勞工及其遺屬的多個團體提出和解談判的要求,反復協商至今。經過雙方真誠協商的結果,在這個時機達成了協議。 (據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