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親

  福利院邂逅好心人,輾轉確定身份

  記者采訪了解到,女孩口中的“哥哥”“姐姐”便是守候在女孩身邊的葉文達和李歡歡夫婦。葉文達和妻子都是浙江人,在濰坊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認識了福利院中這個來自異國他鄉的女孩。

  “我們來這里參加公益活動時,看到這個女孩和其他福利院的孩子不一樣。我以為是這里的工作人員呢,后來才知道她是被送來的孩子,而且語言、文字方面都無法進行交流。”葉文達說,根據女孩提供的個別信息,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初步斷定她很可能是越南人,但是如何核實女孩的身份并進一步聯系到她的家人卻困難重重。

  葉文達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這個女孩時,她還為他們唱了家鄉的歌,唱著唱著就流下了淚水。“可以看得出孩子非常想念家人。”葉文達說,他想辦法聯系到了在中國從事貿易工作的一位越南華僑,通過和這位越南華僑公司的一些越南文員打電話,卻發現女孩和他們也無法溝通。

  “原本根據女孩對越南國旗的反應和她寫下的那些字母翻譯,判定女孩是越南人是沒問題的,但是那位華僑的回復讓我們有些亂了。”葉文達說,后來他們在網上查詢到了越南駐北京大使館的電話并尋求幫助,最終判定女孩可能是越南苗族人,他們的語言和越南當地通用語言有很大的區別,需要懂越南苗族語言的人和她溝通。

  端午節的三天假期對這位越南姑娘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一位在中國工作的越南苗族姑娘小蘭特地從北京趕到了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并通過和越南當地的警方聯系,找到了女孩的身份信息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