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溫天里,有個好消息一定不要忘了:山東省防暑降溫費從去年開始上漲,從事室內工作的企業職工也有份兒;對于那些降溫費應發不發的,勞動監察部門也正在查。自個兒的權益,你得記好嘍!

福利 6月至9月,你的工資里應該有筆降溫錢
根據《關于調整企業職工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魯人社發〔2015〕45號)規定,企業職工防暑降溫費標準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企業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企業可按其實際出勤天數折算發放。據了解,今年執行的是增長后的標準。此前從事室外和高溫作業的高溫津貼每月才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也不過80元,而且持續9年都沒有調整。
記者咨詢了勞動監察部門工作人員,如果你的工作性質屬不需要頂著烈日忍著高溫在戶外工作的,單位也要發放高溫津貼,只不過金額相對少一些。
尷尬 不知情或不敢要,建筑工人難領降溫費
25日19:30,在領秀城一處人行道上,七八名赤膊的農民工正蹲在路邊吃飯,皮膚曬得黝黑。在問及有沒有收到防暑降溫費時,多數人表示并沒有聽說過這項費用,只有一人表示知道單位應發放防暑降溫費,但并不敢主動索要。
“我們一天的工資100元,不是日結,有時候半年才能結算一次,包工頭從來沒提過夏天還有這個錢,大中午頭的也照樣干活。要是索要‘降溫費’,就怕這個活兒也保不住。”一名農民工說。
從人社部去年的調查情況看,盡管包括高溫津貼在內的夏季勞動保護措施在大部分企業中得到了落實,但明發津貼暗扣工資等現象仍屢有發生,不少私營企業的戶外工作人員和建筑工地的農民工們反映很難領到高溫津貼。
對于同樣需要在戶外工作的環衛工人們,他們有高溫津貼嗎?當然得有,他們可以領到800元錢,一般是隨著工資由保潔公司發放。

行動 降溫費應發不發的,勞動監察部門正在查
降溫費應發不發的咋辦?記者從市勞動監察支隊了解到,要在全市集中開展用人單位夏季防暑降溫政策法規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建筑、環衛、交通運輸等戶外露天高溫作業的用人單位以及其他涉及高溫、高濕作業的用人單位。
經過6月的企業自查階段,從7月17日至9月29日,專項檢查進入“檢查整改階段”。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對轄區內用人單位的自查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用人單位不落實高溫天氣防暑降溫政策規定的情況,要督促立即整改。發現用人單位存在嚴重問題的,要依據勞動監察工作程序進行處理,必要時逐級報告。專項檢查期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組織相關人員對各縣(市)、區檢查情況進行督導。
專項檢查期間,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啟動“維權綠色通道”,對勞動者舉報、投訴用人單位違反防暑降溫規定的,要當日受理、當日現場調查,依據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范企業行為,對違規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勞動、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的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

高溫天有啥權益,拿給老板看
1。算算你該拿多少“清涼費”?
■時間: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個月計發
■范圍:企業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
■標準: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
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40元
2。看看你什么時候有權多休息?
■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當日應當停止工作
■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戶外露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11時至16時應當暫停戶外露天作業
■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戶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加點
(注:用人單位采取空調降溫等措施,使工作場所溫度低于33℃的,以及因行業特點不能停工或者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不適用上述規定。)
3。知道因工作中暑也算工傷嗎?
■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
■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者降低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提供的清涼飲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溫費。
■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因工作發生中暑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勞動者停止作業,立即救治;認定為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答疑解惑
“編制內”人員也有高溫津貼?想錯了!
“公務員肯定要比我們幸福,很多坐辦公室的就能拿高溫津貼。”在受訪市民中,不少人認為機關事業單位的高溫津貼肯定少不了。對此,記者從濟南市人社部門了解到,其實山東省的相關政策中并沒有明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防暑降溫費的發放情況,因此公務員、“事業編”們是沒有高溫津貼的。
“我們并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天天在辦公室吹空調,很多時候都是在外忙活。印象里沒有發過高溫津貼。”濟南市某機關單位一名工作人員說。
對于教師、醫生們來說,他們會收到高溫津貼嗎?人社部門相關人士說,有些教師、醫生屬于“編制內”,他們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樣,沒有高溫津貼。但是對于“編制外”的教師、醫生等工作人員,和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存在勞動關系,他們理應有高溫津貼。
退休人員有采暖費,為啥沒“降溫費”?
今年60歲的市民王女士是一名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后,每年冬天她可以領到采暖補貼。拿去年來說,濟南企業退休(職)人員取暖費隨養老金一并發放到位,每人1700元。
“每年都有取暖費,為啥不見‘降溫費’?”王女士表示疑惑。記者從社保部門了解到,對于退休人員來說,是沒有高溫津貼的。“取暖費是一項社會福利,退休人員應該享受。而高溫津貼則是對勞動者的一種保護,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相關人士分析。
“降溫費”由誰來發?記者了解到,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發放夏季防暑降溫費,所需費用在成本費用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