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想建多大就建多大? “十三五”山東為公立醫院念“緊箍咒”

  80%的醫療資源在大城市,80%的病人在農村,城市和基層的醫療資源倒掛,不少大型綜合醫院人滿為患,這該如何改變?25日,山東省衛計委官方網站就《山東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進行解讀時表示,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單體(單個執業點)床位規模的不合理增長,省辦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1000-1500張左右為宜,同時建立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分級備案和公示制度。

  醫院規模

  并非越大越好各級醫院單體規模劃杠

  近期,被稱為“中原醫療航母”的河南鄭州大學一附院7000張床位引發廣泛關注。公立醫院到底該建多大?很多業內專家表示,并非越大越好。

  山東省衛計委在解讀中也表示,當前我省衛生資源配置還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其中就有資源布局不夠合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學科之間還存在較大差異等問題。

  規劃對此提出,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單體(單個執業點)床位規模的不合理增長,根據轄區常駐人口數量合理確定床位規模。縣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500-1000張左右為宜,市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800-1200張左右為宜,省辦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1000-1500張左右為宜。

  而為控制公立醫院的不合理擴張,規劃也提出,省、市、縣域體系規劃需分別明確省辦、市辦、縣辦公立醫院及其2020年規劃床位數,對于省辦及以上、市辦、縣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已達到或超出相應標準的,原則上不再新增床位。同時還建立了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分級備案和公示制度,新增床位后達到或超過15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需報省、國家衛生計生委備案(中醫類醫院同時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備案)。

  醫生人數

  調控床位增長增加更多好醫生

  此次規劃要著力解決“辦什么、辦在哪、辦多少、辦多大”4個問題。記者獲悉,山東床位配置將根據常住人口規模,合理配置公立醫院床位規模,重在調控床位的過快增長。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1張,其中,醫院4.9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2張。在醫院床位中,公立醫院床位數3.3張,其中省辦醫院0.45張,市辦醫院0.90張,縣辦醫院床位數為1.8張,其他公立醫院0.15張。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6張為社會辦醫院預留規劃空間。

  控制床位的同時,更關鍵的是有更多好醫生。為此,山東衛生人員配置著重增加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配置總量,增加公共衛生人員和全科醫生的數量,提高醫護比,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到2020年,山東計劃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70人,其中每千常住人口中醫執業(助理)醫師達到0.4人,注冊護士數達到3.38人,醫護比達到1:1.25,市級及以上醫院床護比不低于1:0.6,千人口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至少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