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這個南部山區管委會將主要承擔南部山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職能,兼有公共服務、社會事務管理和市場監管等職能。在濟南市委工作的周寧(化名)看來,“連續成立新的部門和機構,說明濟南市在這些領域的管理,都要走上專業化的路子。”
在精簡機構成為主流的當下,這一次的南部山區管委會是一個純增的部門。“精簡機構并不意味著只減不增。”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增的時候就要增,這次增設南部山區管委會,就增得非常有必要。
記者從設在發改委的南部山區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此前南部山區的管理除了屬地歷城區,各個部門也分別有管理權限,而南部山區管理辦公室也主要承擔著南部山區保護與發展戰略,南部山區的項目組織協調等工作,“主要就是負責協調。”此后,這一辦公室也將并入管委會,南部山區的多頭管理變成了同一管理。
“從發展上來看,可以補齊南部山區發展的短板,從體制上進一步理順,為南部山區發展創造條件。”濟南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職能部門不僅要出人,還得把管理權限下放
新增機構,并不能因人設編,此次南部山區管理委員會雖然有48名核定行政編制,但沒有一個是新增編制,全部是按照 “人編同調”的原則,從其他部門調劑。
“這一次從歷城區調劑了25名,主要是考慮到歷城區的工作人員對南部山區比較熟悉”,上述編辦負責人表示,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調劑的5名就是南部山區管理辦公室的編制,“這一次整編制轉入管委會”。
除此之外,為設立管委會還直接從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環境保護局、市水利局、市農業局、市旅游局各調劑1名編制,另從市級機動行政編制中調劑10名。
“各個單位不僅要支持人員,還得對管委會放權”,上述編辦負責人表示。管委會成立之后,圍繞南部山區的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市、區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權限需要應放盡放,賦予管委會規劃建設、綜合執法等方面盡可能多的管理權限,強化權責統一。
“這一次從各個職能部門劃撥的編制,也是為了這些工作人員能夠幫助管委會和原來單位對接,使其工作盡快走上正軌。”上述編辦負責人表示,不僅僅是權限下放,各個職能單位還需要全力支持南部山區的發展,相關的政策也需要向南部山區傾斜。
過渡期大約一年,今后三鎮和歷城脫鉤
從通知上來看,南部山區管委會先期代管仲宮、柳埠、西營3鎮。“這實際上是一個過渡狀態,根據運行情況和實際需要逐步擴展到南部山區全域”,上述編辦負責人表示,這個過渡期大約會持續一年的時間。
在過渡期內,歷城區政府部門派駐仲宮、柳埠、西營3鎮區域內的市場監督管理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司法所、畜牧獸醫站等派出機構按現狀履行職責。而過渡期之后,從管理方面來看,這三鎮將徹底和歷城區脫鉤。
“看似歷城區好像少了一部分,但實際上對于歷城、南部山區和濟南市來說這是一個三贏的結果”,周寧表示。
對于歷城區而言,長期以來,南部山區都是執行“南控”的發展戰略,因此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歷城想要發展南部山區,可以說是有心無力”,周寧說。此次為南部山區專門成立管委會,其實也是給歷城區卸下了一個包袱。
“這一次管委會設立,對于我們南部山區而言,絕對是一個機遇”,歷城區柳埠鎮書記王元柱聽說這個消息非常興奮。因為長期缺乏有效管理,南部山區現在處于景區小、散、亂,違章建筑眾多的無序狀態。“又要保護又要發展,我們真是很尷尬”,王元柱說,他也希望管委會成立之后,通過統籌協調,確定發展思路之后,這一尷尬能得到化解。
南部山區對于濟南市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后花園,也是泉水涵養地。在嚴控無序發展的同時,老百姓還要致富,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濟南歷年來雖然十分重視,但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管理體制。“如今管委會成立后,等于將體制理順了”,上述編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南部山區的情況肯定會有很大改觀。